2002年,包頭希鋁落戶包頭稀土高新區希望工業園區,幾年來,循環經濟讓希鋁人嘗到降耗增效的甘甜,讓希鋁人在創新發展的路上信心滿滿。
吃干榨盡產最優效益
提起公司建立的初衷,包頭希鋁副總經理彭建南笑著告訴記者,“東方希望集團做飼料起家,做飼料必需用的賴氨酸需要用蒸汽,而要想產生大量的蒸汽就需要用煤炭,我們想到把公司建到煤炭資源豐富的地方去,顯然內蒙古是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東方希望集團并沒有僅僅把發展局限于飼料產業,他們的眼光放得更長遠,2003年10月包頭希鋁循環產業項目陸續建成投產,立足于產值最大化,污染最小化的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理念,以鋁電為源頭,形成了電-鋁-鋁深加工、電-粉煤灰(脫硫石膏)-建材制品、電-蒸汽-生物制品、建材制品、居民供熱的循環產業鏈條。
據了解,公司現已形成88萬噸電解鋁、1320MW自備電廠、30萬噸鋁深加工、40萬噸PVC、32萬噸燒堿、60萬噸電石、27萬噸陽極碳素、10萬噸甲酸鈉、3億塊粉煤灰磚、5萬噸賴氨酸、120萬噸白灰、200萬噸固廢處理產能,總資產超過200億元,累計繳納稅金超過60億元,解決就業6000余人。
“循環經濟真正實現了吃干榨盡。”彭建南說,正是依靠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才讓包頭希鋁在行業更具競爭力,各項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2014年4月被國家工信部列入首批電解鋁行業規范準入“紅名單”。
不斷創新促企業發展
在鋁深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在忙碌地生產著電工圓鋁桿、鋁棒、鑄軋卷。從去年年底開始,包頭希鋁把原來生產的鋁錠深加工改為生產線桿、鋁棒、鋁板等半成品,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鋁深加工車間負責人葉?o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用鋁錠生產鋁制品,需要重新融化鋁錠,既有鑄損又有電耗,這部分成本大約是每噸130元。而如果用線桿、鋁棒、鋁板經過拉伸、切割就可以直接變成需要的鋁制品,既節省了這部分成本,每噸的價格又可以提高200元。這也意味著,產品經過深加工后,每噸的經濟效益增加了300多元。”
不僅在產品方面,包頭希鋁創新的閃光點隨處可見。包頭希鋁電廠經理王強介紹說,“由于供熱抽氣的壓力、溫度較高,為充分利用供熱蒸汽的熱能,提高電廠的熱效率,這些蒸汽在供暖之前,先進入背壓機發電,這樣可以產生的電量有1億多度,按照普通老百姓每個月使用80度電量來計算,這些電量每年可以供10萬戶居民。”
作為自治區大型的鋁電一體化企業,包頭希鋁更是在環保方面下大力氣,不斷創新,電石渣替代石灰石粉脫硫項目的成功投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電石渣原本是生產過程中的廢品,代替石灰石脫硫后,每年可以節省2000萬元的石灰石采購成本。”王強說,這是公司遵循物盡其用的原則,也是變廢為寶,以廢治廢的行業典范。
(關鍵字:包頭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