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香港8月1日 消息:繼青島港口的融資欺詐事件遭調查后,隱藏存貨流出中國,令鎳庫存觸及紀錄高點。這表明鎳供給非常充足,盡管主要出口大國印尼暫停出口。
在印尼1月禁止未經加工的鎳礦出口后,投資者曾押注供給會短缺,這帶動鎳價自年初一路猛漲,到5月峰值時價格大漲了56%。
不過在歷經多年的過度生產和供給過剩后,精煉鎳的遺留庫存要遠超過一些人的預估,而現在這些庫存正出現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倉庫中。
庫存的增加已令指標鎳價CMNI3承壓,自5月觸及27個月高點每噸21,625美元以來下挫了15%。分析師稱,若庫存繼續增加,鎳價還要下跌。
“目前(庫存)正處在紀錄新高水平,說明印尼因素導致市場從嚴重過剩到嚴重短缺的轉變仍在醞釀之中,尚未完成轉變,”法國巴黎銀行駐倫敦的分析師Stephen Briggs說。
LME注冊倉庫中鎳庫存MNISTX-TOTAL在周五創出317,628噸的紀錄新高,僅過去兩個月里就增長了12%,今年以來更是翻了一倍有余。
近期的部分增幅源于中國港口青島爆出的大宗商品融資欺詐案,這一案件讓銀行在向此類交易提供貸款時更加謹慎。
“保稅倉庫中有相當多的鎳被用于融資...現在為金屬融資開立信用證極其困難,”花旗駐上海的分析師Ivan Szpakowski說。
中國有關部門于6月初對德誠礦業及其有關公司展開調查,追查是否存在復制倉單,利用同一批金屬船貨多次融資的問題。
**解除鎳融資交易**
目前并沒有中國保稅倉庫中鎳庫存情況的可靠數據,不過麥格理的分析師Vivienne Lloyd估計,截止6月的庫存在5萬噸左右。
“如果沒有人愿意再給你另外開立信用證把這些庫存展期,你就得處理掉這些金屬,”Lloyd稱。“而如果沒人想買保稅倉庫中的鎳,你的下一個選擇就是LME。”
解除鎳融資交易的活動在中國6月的貿易數據中已經有所體現,數據顯示當月精煉鎳與鎳合金出口量同比飆升170%達到18,065噸。
LME近期許多新增庫存都在亞洲,其中韓國光陽倉庫流入量在過去兩周內暴增九倍,達到5,586噸。
行業消息人士稱,中國需求低迷也是導致庫存激增的原因之一。
一家位于上海的中國大型貿易公司高管表示,自6月以來的季節性需求低迷已令不銹鋼生產商減少采購保稅倉庫中的鎳。不銹鋼廠商是中國需求最大的終端用戶。
“保稅倉庫里的許多庫存將離開中國,”這位高管表示,但其拒絕做出具體預估。
他補充稱,西方精煉鎳生產商可能因中國買家購買規模減少,而尋找其他目的地,其中包括LME倉庫。
分析師稱,印尼暫停供應之后,精煉鎳市場尚未顯現供應短缺跡象,但遲早會感受到該因素的影響。
“短缺已經浮現,但尚未影響到整個價值鏈。目前還只限于鎳礦階段,”Lloyd表示。
她補充道,鎳礦價格上漲料促使中國鎳生鐵廠商本月開始關門,這最終將導致精煉鎳供應緊俏。
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商--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業(GMKN.MM)預計年底時將開始出現短缺狀況。
“預計從第四季開始市場將轉為供應短缺,這應導致LME鎳庫存下降,”諾里爾斯克鎳業在一份電郵評論中表示。
(關鍵字:青島港口融 鎳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