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4月6日訊 據報道,在山東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中,有41家企業被確定重點整改單位,經過幾年的整治,12家企業被關停淘汰,其余29家企業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全部達標。
鉛和鉻,是山東重點控制的重金屬污染物。在先期淘汰的企業名單中,位于水源地保護區的項目是關停重點。淄博市一口氣關停取締的重金屬污染企業就有五家,不少位于保護區之外的涉及重金屬排放的企業也加快了整治進程。在淘汰關停污染企業的同時,省環保部門還倡導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實行重金屬總量控制。 濟寧市一家公司前不久上馬了一個年產60萬千伏安的新型膠體鉛蓄電池項目,前提是該市先期關停、整合了總量相同的落后產能。
濟寧市環保局副局長劉云廷:“在這方面我們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從區域范圍內確保鉛酸蓄電池總產能不增加,新上項目的產能要靠關閉淘汰,沒有治理價值的小型落后企業來置換。二是按照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基數,重金屬排放總量不能突破。”
為加大整治力度,山東還初步建立起重金屬預警監測體系,在全省環境敏感點設置的預警監測點位就有670多個。 2013年,山東沒有發生過涉及重金屬排放的突發環境事件。
(關鍵字:鉛 鉻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