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十四屆中國北方國際自行車展覽落幕。此次展會除展示了大量的新型自行車(電動車)外,有關部門還透露出了“五一”將要實施的電動車新國標內容。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電動車速度的改變,由原來的限速每小時20公里,放寬到每小時26公里。新國標能否讓電動車不再成為馬路殺手?僅靠一紙規定效果恐怕還是有限,還需要有相應的技術手段來支撐,否則很可能又將成為一紙空文。
一家電動車生產企業技術員介紹,目前,電動車的賣點在于輕便、快速、時尚,而快速是首選。但現在執行的電動車行業標準是1999年頒布的,時速被限制在20公里以下。如果按照此標準生產,產品有一半以上會賣不出去。現在電動車總體是供大于求,企業產品訂單要依靠市場客戶。一銷售人員透露,他們銷售的電動車最低時速每小時35公里,一般情況下都是40公里以上。現在顧客買電動車第一看價位,第二就要問速度,如果速度不夠快是不會要的。
記者發現,多家網店促銷的電動車也把速度作為殺手锏。一家網店推出的一款售價1400元的電動車,號稱時速每小時達到40公里,最高時速竟然可以達到50公里,特別適合青春一族。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之所以會達到這么快的速度,秘訣在于使用了一種膠體電池。所謂的膠體電池就是鉛酸電池的一種。它的特性是在硫酸中添加膠凝劑,使硫酸電液變成膠態,其能量(包括功率)比平常的鉛酸電池要大20%以上。一些時速超過40公里以上的電動車大多采用這種電池。
一位業內專家指出,面對電動車市場追求快速的風氣,國家即將出臺的限速新規非常及時,也很科學。它兼顧了騎行者的速度,又確保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也符合國際潮流。比如,歐洲實行的電動車限速標準是每小時25公里、日本每小時限速24公里,只有美國標準稍寬一些,每小時限速32.18公里。專家認為,要想把限速新規落到實處,首先要在技術手段上有新的創新。比如,新生產的電動車要安裝限速器,如果騎行速度超過了每小時26公里,就要立即斷電停止行駛。只有這樣,才能讓電動車真正成為市民出行的綠色代步工具。
(關鍵字:電動車 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