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江西保監局獲悉,備受關注的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有了最新進展,全省試點的61家涉重金屬企業中,首批已有4家投保,保費50余萬元,相關部門將提供2000余萬元的風險保障,變“事后懲罰”為“事前防備”,為江西綠水青山裝上“防護網”。
首批“綠色保險”正式啟保3月20日,記者在江西保監局了解到,首份環境污染強制責任險保單已于1月25日零時起正式啟保,成為江西“綠色保險”第一單。據介紹,該份保單保險期為一年,投保企業為贛州市大余縣一家鎢礦企業,該企業投保金額為13.65萬元,保險金額為500萬元。其中約定,每次事故賠償限額為250萬元,每次事故施救費用為125萬元。
據介紹,截至目前,全省試點的61家企業中,首批已有4家投保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保費收入50余萬元,提供風險保障2000余萬元。此類強制險種不僅補償因企業突發意外事故引起污染損害以及由此導致的第三者人身傷亡和直接財產損失,還包括第三者發生的清污費用、投保企業控制污染物擴散所產生的施救費用以及訴訟費、律師費、調查取證費等法律費用。
兩年實現試點企業全覆蓋生態是江西最大的優勢,已成為最靚的一張名片。然而,部分企業在過去出于節省經營成本的考慮,只注重安全生產,缺乏環保意識,主動投保意識不強,加上環境污染事故涉及面廣,在短時間內很難判斷出對空氣、水、土壤能造成多大影響,風險識別和量化的難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環境保險的發展。
去年7月,江西保監局與江西省環保廳聯合印發《江西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結合江西實際,選擇重金屬污染防控需求最迫切的重有色金屬礦(含伴生礦)采選業、重有色金屬冶煉業、鉛蓄電池制造業開展試點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并出臺為其客戶評級、信貸準入退出等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使環保管理手段前移,從“事后懲罰”轉變為“事前防備”。
據了解,江西正積極推動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預計通過兩年時間實現試點企業全覆蓋。
(關鍵字:江西 重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