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周四(2月13日)在報告中指出,到目前為止新興市場問題對大宗商品的影響都非常有限,但預計未來這樣的影響可能會持續擴大。總體來說,從2014年初至今整個大宗商品市場還是處于走平的狀態,但也有一些人借著新興市場問題的惡化操縱著杠桿。
大宗商品市場近日攀升至12月以來高點,主要因極端天氣變化與中國進口增加;然而分析師卻警告:這只會曇花一現!
追蹤24項商品的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Standard&PoorsGSCISpotIndex)周三(12日)上漲0.2%收在636.22點,盤中一度飆高至639.93點,為去年12月30日迄今高點。
同一天可可勁揚至2011年以來最高價位;金價也呈現2012年6月以來最長天期漲勢。
全球最大原糖與咖啡產地巴西,正遭逢1954年初以來最嚴峻乾旱,與此同時,肆虐北美洲的酷寒不但重創冬麥生產,也正迅速消耗能源庫存。
此外,中國上個月大舉進口原油、鐵礦砂與銅,一口氣將進口年成長率沖高至10%。
上述跡象似乎都暗示著商品市場將進一步升高,不過投資銀行可不這麼認為。
高盛(GoldmanSach)周三重申,將未來12個月商品投資評等維持于“減碼”,預計黃金、銅等原物料將面臨更多新興市場動蕩的沖擊。
高盛補充道,“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脆弱“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原油市場僅存在極小的杠桿,可能是因為價格彈性非常低。另外,隨著2013年末原油庫存降至記錄低位,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原油對近期新興市場動蕩反應遲鈍。”
花旗集團(Citigroup)也認為,這波反彈只會曇花一現,2014年商品市場注定會跌,前幾年牛市時期暴增的產能,將造成銅、玉米、糖與咖啡等原物料在今年供過于求。
高盛首席商品分析師JeffreyCurrie在報告指出,未來12個月高盛商品現貨指數將下跌4.3%,其中跌幅最深的預計是貴金屬的14%,以及農產品的9%。
(關鍵字:大宗商品 銅 鐵礦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