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5日刊登題為《中國金融改革計劃預示全球經濟變革》一文,文章稱,中國領導人15日給人們驚喜,揭示三中全會采納的大膽金融改革計劃的諸多細節。
文章指出,這些變革的時間表和具體性質尚不清楚,但它們對全球投資者乃至世界經濟的長遠影響卻不可低估。
從經濟角度講,這份決議中最為突出的消息是提出改革金融體系的利率結構和開放資本賬戶。
文件說,政府將改善當前的利率機制,這暗示政府希望最終廢棄給存款利率確定上限的規定。決議還概述了儲蓄保險計劃,據推測是為阻止銀行業危機。
文章認為,這個放開的過程可能要花一些時間,但這暗示著外國投資者今后有機會涉足中國的金融部門。向外國競爭開放金融部門將與開放中國資本賬戶協調進行:政府如果要讓中國經濟現代化并使人民幣獲得可自由兌換的“國際化”貨幣地位,后者大概是最需要慎重處理的平衡行動。
除金融改革以外,決定中強調的其他改革措施也具有普遍的經濟影響。允許地方政府實施房產稅將抑制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泡沫,對地方政府的債務管理加以約束。
文章稱,放開獨生子女政策或許將減弱中國人拿出大部分收入用于儲蓄的動機。
文章指出,中國的這項改革藍圖可能帶來影響廣泛的全球經濟變革。
(關鍵字:金融改革 全球經濟 利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