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汽車產銷比上年同期增速明顯提高后,10月增速繼續保持加快勢頭,9~10月,同比增速均超15%,呈現明顯的旺季特征。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月的月度信息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繼9月汽車產銷比上年同期增速明顯提高后,10月增速繼續保持加快勢頭,呈現明顯的旺季特征。由于連續兩個月產銷比上年同期出現15%以上的增長速度,汽車產銷累計增速有較大的回升,達到年內第二高水平。
10月汽車產銷同比增長20% 汽車產銷增長是市場需求的結果
2013年10月,我國汽車生產191.60萬輛,環比下降0.55%,同比增長20.74%;銷售193.26萬輛,環比下降0.16%,同比增長20.34%。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5.44萬輛和1781.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6%和13.5%,增速與前9個月相比,均提高0.8個百分點。
對于10月份汽車產銷同比增長20%的現象,中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今年金九銀十得以很好體現,究其根源是因為汽車產銷增長是市場需求的結果,是中國人民追求中國夢過程中需要汽車的結果。習近平主席把中國夢解釋成三句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汽車產業正是實現國家富強的重要抓手,能夠帶動社會進步;好的汽車企業和汽車品牌也是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如果沒有很好的中國品牌和躋身于世界的一流汽車公司,就不能算作民族振興;能夠很好地使用汽車產品是人民幸福的必備條件。
MPV產銷增速明顯 汽車產品開發要緊盯市場需要
10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9.18萬輛和160.57萬輛,比上月分別增長1%和0.8%,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4.3%和23.6%。分車型看,與上月相比,轎車產銷略低于上月,MPV增速超過10%,SUV產量有所下降,銷量略高于上月,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均高于上月;與上年同期相比,MPV和SUV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SUV產銷增速均超過70%,轎車增速也在15%以上,交叉型增速下降。
1~10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451.89萬輛和1445.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8%和15%,比前9個月分別提高1.1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分車型看,與上年同期相比,轎車、SUV和MPV產銷增速比前9個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董揚指出,今年的車型構成上有一個重大變化,那就是MPV增加了。一部分交叉型乘用車經過加長車身、加大尺寸、加大發動機排量、擴大用途,成為城鄉使用的真正的多用途車。這正是中國汽車企業根據中國市場發展產品的絕佳例子。這個月MPV的進一步增加也說明了中國汽車正在按照中國市場的需求發展產業。
另外,汽車從高速增長轉入平穩增長以后,要注重質量、注重節油、注重安全、注重環保。
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同比繼續下降 放開合資股比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弊大于利
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65.07萬輛,比上月增長6.9%,比上年同期增長11.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5%,比上月提高2.3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期下降4.6個百分點。
1~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577.5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2%,低于乘用車總體增長速度3個百分點。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
對于現在熱議的話題放開合資股比,董揚認為現在不需要放開合資股比,放開股比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弊大于利。“我們講WTO規則,我們講市場經濟,我們講充分競爭,講利益就會有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的博弈。中國資本、中國品牌的汽車企業和外國資本、外國品牌的汽車企業對于中國汽車,對于中國國家、政府的收入,對于中國技術的發展和中國消費者的利益是不一樣的。從政府收稅角度講,可能外資企業比中資企業交稅要多,如果是純進口汽車交稅就更多了。但對于社會進步來說,可能純進口對社會幾乎沒起什么進步作用。而合資生產,因為是在中國采購零部件,作用稍大些。但如果是完全中國制造、中國研發,對中國社會的進步影響就更大了。從消費者角度講,由合資企業生產的、擁有國際接軌的潮流、理念、特點、質量水平的汽車,因為有中國品牌的摻和讓它價格不能再往上漲,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董揚指出,中國品牌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利益所在,中國品牌不光對全社會的帶動作用很大,對于國家安全的作用更大,對于整個國家經濟安全的作用也更大。所以我們需要保護培養中國品牌。放開股比是不合適的,況且50∶50的股比限制只有整車,零部件已經放開,在銷售方面也是放開的,這樣的政策并沒有影響到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日系品牌銷量同比增長近2倍 日系持續回暖為哪般?
10月,外國品牌乘用車銷量與上月相比,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8.7%、17%、12.8%、7.8%和2.9%。與上月相比,法系品牌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小幅增長,其它外資品牌有所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由于基數較低,日系品牌銷量增長1.8倍,此外,美系品牌增速達到26.2%,表現也較為突出。
10月,各系別轎車銷量與上月相比,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轎車分別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4.6%、18.1%、16.3%、8.4%和4%。與上月相比,美系和法系市場占有率略有增長,其它外國品牌呈一定下降。
董揚對于日系品牌的回暖也有自己的看法,中日合資企業生產的日系汽車,主要的品種設計來源于日本,汽車性價比在中國市場上有很大競爭力。之所以出現波動是因為政治影響了經濟,不是日系轎車產品本身不好。日系轎車適合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上有相當的競爭力。
(關鍵字:汽車 汽車產銷 金九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