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節以來,鋅價持續弱勢,步步下挫,至5月中旬滬期鋅報14500元附近。目前鋅冶煉廠因低位鋅價的拖累下提早進入停產檢修階段。分析認為,鋅價嚴重超跌,成本因素凸顯,冶煉廠提前檢修及開工下降是近期產量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
5月鋅冶煉開工率并未明顯下滑,鋅精礦需求仍維持高位。但礦山方面因鋅價走低,調低加工費以維護自身盈利,少數高成本礦山利潤微薄,惜售情緒漸起。而個別冶煉廠采購原料有所增加,其進口鋅增加凸顯。據一位市場消息人士透露,"隨著鋅價下滑,中國國內礦產商供貨意愿不強,這樣冶煉廠對進口精礦興趣將有所好轉。" 據海關數據公布:4月份中國進口精煉鋅44787噸,環比減少39.04%,同比增53.88%。
目前國內冶煉企業加工費維持在4500-5200元/噸左右,較3月份4800-5300元/噸水平有所收窄,其鋅精礦品位為48-53%。5月份進口鋅精礦加工費保持穩定,處在130美元/ 干噸左右水平。調研得知,目前云南部分鋅冶煉企業加工費更低,甚至只有4300元/噸左右。而去年國內鋅精礦加工費平均水平在4500-5200附近,進口礦加工費在85-95附近。較目前的鋅礦加工費相比,小幅擴大。但近月持續低迷的鋅價,令鋅精礦處于惜售狀態,冶煉廠多感嘆原料緊張,開工率不穩。據湖南一些鋅冶煉企業透露,只有一些大型的國有的鋅冶煉企業能夠維持正常開工,而一些小的冶煉廠開工率斷斷續續。
據研究小組得知:冶煉廠的利潤壓縮是由于當前電費貴、人工成本增加及政府環保政策壓制,然鋅價持續低迷,鋅冶煉廠家的利潤微乎及微。
目前來看,歐元區疲弱之勢暫難以扭轉,整體市場數據好壞不一。料短期鋅價難有起色,且5月冶煉廠產量有下滑預期,而礦山利潤尚未能保障,大范圍減產或惜售的情況頻現,預計5月購礦難企業數量將會明顯增加。
(關鍵字:鋅 鋅價 鋅冶煉 進口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