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截至11月1日,上期所鋁當月合約收盤價分別為15220元/噸,無疑已跌穿鋁冶煉企業的生產成本線,若按15700元/噸的生產成本計算,鋁純冶煉企業每生產一噸就虧損近500元?墒產能過剩,企業卻難以停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原鋁產量繼續刷新歷史高位。2012年1~9月中國累計原鋁產量為1476.6萬噸,同比增加10.6%。最新的消息是,西部地區仍在逆勢擴張電解鋁,比如河南神火集團在新疆的新項目,已經于10月18日投產,而這個項目將會帶來年產13萬噸的電解鋁。國內鋁產量在穩步上升,進口氧化鋁量也在激增,目前港口庫存已經持續攀升。內外交困之下,中國鋁庫存激增。以上期所鋁庫存為例,截至10月底,已經接近45萬噸,較今年年初20萬噸的水平,激增一倍。
面對這樣的產能過剩,但是作為生產企業,卻為什么會難以停產呢?其最主要的還是個成本問題。企業在這個時候仍然開工,明知虧損還是要生產,是追求“邊際貢獻”。作為有色金屬行業,生產機器十分巨大、復雜,所以一般你要停產,就需要停車半年以上,不是說你今天停,明天就能開工。再加上人工費、廠房管理費用、設備的折舊費等,如果大規模停產,企業的虧損將難以承受。所以目前即使虧損,也還是要生產,因為邊際成本就擺在那。為此一些企業也只好硬著頭皮生產。
當然,另外一個對沖產品價格下降的方法是利用套期保值。然而,從目前相關上市公司的套保操作情況來看,由于基本金屬大宗商品波動過大,操作難度太高,且由于成本與價格倒掛原因虧損太大,套保往往很難起到關鍵的作用。
作為生產企業,當務之急還是要降低成本。從技術上、管理上去采取有效措施,向管理要效益。另外,抓遇優化產業鏈。面對這種現狀,也敲是一個好的機遇,去構建、優化產業鏈,在這樣一個艱難的時段,肯定會有一些企業被市場淘汰掉,因此應該抓會,打造一個比較優勢,從而實現產業的升級改造,使企業逐步走出困境。
(關鍵字:成本 鋁 產能過剩 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