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印度農業為本國GDP貢獻了2萬億美元,占GDP全部的17%。有4.67億勞動人口依賴農業,占全部人口的65%。印度政府已為印度12億人口中67.5%的人提供強制性食品安全。其中,6.3億農村人口中的75%和1.8億城鎮人口中的50%能夠享受到更便宜的谷物產品。而在農作物產量方面,化肥的使用也有效幫助作物增產56%。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化肥進口國、第二大化肥消費國和第三大化肥生產國。印度要面臨的現狀包括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進口量增加、過多的政府補貼負擔、低化肥使用效率和更多的食品安全需求。這些現狀也使得印度政府出臺了相應的對策,比如增加國內尿素生產、提升進口的平衡度、促進化肥的利用率、降低政府補貼中的缺失浪費和穩定提供農民的化肥價格。在補貼方面,政府將管理尿素價格,并對國產和進口的尿素進行補貼;而在二銨和鉀肥方面,政府將基于養分含量多少執行補貼計劃,并由生產商定價來決定市場價格。
在進口方面,印度2011-2012年尿素進口量達到783.4萬噸,主要進口來源有中國、阿曼、伊朗等海灣國家和其它國家地區。目前,印度尿素消費量在2982.4萬噸,預計至2020年將達到4050萬噸。磷酸鹽2011-2012年進口量達到752.2萬噸,主要進口來源有摩洛哥、約旦等國。這一時期二銨進口量達到690.5萬噸,主要來源于中國、美國等國,并且未來阿拉伯Ma’aden磷肥可能成為印度的主要進口來源。目前,印度二銨消費量在1085.5萬噸,預計至2020年將達到1672萬噸。印度鉀肥2011-2012年進口量為400萬噸,是是世界第二大鉀肥進口國。
分析印度未來的化肥市場形勢,首先是進口方面,2017年以前,印度將繼續依賴原材料、中間商和生產商之間的平衡,印度化肥企業將致力于緊密聯系海外的化肥資產,大多數印度的海外合資公司在2-3年內可能陸續投產。其次,尿素始終沒有達到解除政府調控管理范疇,化肥價格有可能繼續增加。最后,印度致力于通過把控本土化肥生產量的增加、化肥使用量的平衡以及進口數量的平衡之間關系,保證化肥養分含量到位和質量安全。
(關鍵字:印度 化肥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