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瀝青表現“慘兮”,供應高位疊加需求不溫不火,累庫預期開啟兌現模式。據統計,周內樣本企業總庫存143.5萬噸,其中廠庫87.5萬噸,環比增1.2萬噸;社會庫56.0萬噸,環比增加0.5萬噸。四季度累庫節奏早于歷史三年同期水平。
受利空因素充斥,周內國內瀝青價格繼續走跌,截止2022年11月9日國內瀝青均價為4296元/噸,較月初走跌2.4%。尤其東北、山東地區跌勢明顯。
對于后市國內瀝青如何演繹?下面從基本面來看一下:
1、供應端,
進入11月份國內瀝青整體開工延續10月份開工水平在42%上下,且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煉廠綜合利潤可觀使得開工積極性尚可。月內排產中,以中石化排產計劃增幅17.7%最為明顯,主要得益于主力煉廠焦化停工綜合物料平衡。當前中石化煉廠均保持間歇高負荷生產,預計月內生產量可兌現;地煉企業方面,周產均保持在45-52萬噸水平,通過對各煉廠生產情況跟蹤,當前共計損失產能1195萬噸,且多為長期未定開工的情況。近期在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震蕩,成本端再次被推高,但未有煉廠表示有降低開工負荷情況。因此對供應的預期仍是高位。
2、 需求端,
季節性影響影響,尤其北方地區施工期逐漸變短,部分業者透露,由于國內瀝青價格高位、資金回款滿且疊加疫情等因素,下游拌合站開工率較低,較往年同期來看有下降4-6成水平。從年內樣本出貨量來看,僅有在國慶前后,市場出現一波小高潮施工和備貨期,出貨量最高在67.2萬噸,隨即續走跌,周內出貨在54-57萬噸水平。預計終端需求或持續處于疲軟態勢,在煉廠冬儲政策下放之前,投機需求也較為冷清,因此或進一步加重煉廠庫存壓力。
綜上,供需矛盾尖銳,且疊加不確定因素如資金、疫情等利空下游需求,在供應高位預期下,預計累庫量有持續增加的可能,屆時不排除國內瀝青價格繼續走跌或煉廠實行量價優惠政策以促銷售。
(關鍵字:瀝青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