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0月26日,國內瀝青均價為4470元/噸,較上一工作日價格下調1元。周內來看,國內瀝青不同地區開啟價格松動狀態,尤其華東地區跌勢明顯,目前主流品牌運行空間在4470-4650元/噸之間,部分品牌下調50-100元/噸不等。
周內影響價格走跌的核心邏輯:
1、 周內開工水平處于37.5%,且主力煉廠11月份有增產預期。(供應增加預期)
周內雖然開工水平環比走跌0.3個百分點,但主力煉廠處于連續生產狀態,且11月份來看,尤其中石化旗下煉廠排產環比增加19%至35萬噸,給予市場一定壓力。從分省份來看,以浙江省和江蘇省產量最為集中,其中月度排產10萬噸以上的煉廠為鎮海煉化、金陵石化、寧波科元。
2、 庫存環比增加3.1%,且業者持貨意愿不強。(累庫風險)
本周區內煉廠樣本企業庫存16.4萬噸,環比增加3.1個百分點,庫存率24.5%。尤其表現在江蘇地區有累庫,分析原因,除供應增加外,在山東低價資源沖擊下,區內汽運價格優勢不大,業者優先出社會庫和進行區域套利,使得區內價格走跌明顯。
3、周內主力煉廠出貨量環比下降24.2%。(需求不及預期)
本周國內瀝青24家樣本企業廠家出貨量共36.3萬噸,環比減少0.2%。國內瀝青54家樣本企業廠家出貨量共55.3萬噸,環比減少4.4%。24家樣本中,華東地區出貨量下降24.2%。除了供應端略有下降,主要受疫情和資金面影響,部分地區施工受限。
對于后市走勢,不少業者認為現貨仍有走跌空間,核心觀點:一方面北方地區逐漸進入淡季,道路施工受限,在煉廠加工積極性尚可態勢下,預計北方地區開啟“冬儲”概念,以當前山東至華東區域價差400元/噸以上來計算,或利空華東地區價格持續走跌;另一方面,業者對后市需求表示擔憂,雖然工程仍有不少但對瀝青的消費量有待觀察。
國內瀝青市場需求相對平淡,整體交投不溫不火,市場多低價資源成交為主,煉廠整體出貨積極性較高,隨著部分煉廠有轉產計劃,市場供應壓力有所減弱,供應壓力相對可控。短期來看,國內瀝青市場有望維持穩中偏弱走勢為主。
(關鍵字:瀝青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