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ining.com網站報道,2023年,受到政府干預、鎳鋰價格暴跌、金價創歷史新高、新的上市計劃一觸即發的影響,全球50大礦企市值排名發生了大的變化。
2023年底,Mining.com網站排出的全球最大50價礦企總市值達到1.42萬億美元,但較2022年3月減少了3300億美元。
2023年,國際鎳、鈷和鋰價暴跌,礦產品市場劇烈動蕩,這種情況并非首次出現。稀土生產商、鉑族金屬觀望者、鐵礦石跟風者以及金銀追捧者都經歷了非常糟糕的情況。
盡管地緣政治和市場風險加大,但礦業公司已經變得更趨成熟?傮w上看,雖然盈虧僅在幾天之內,但2023年各大礦業公司表現相當穩健。
世界最大銅礦之一的被迫關閉及其所有者第一量子礦產公司(FQM, First Quantum Minerals)股票暴跌,這些都在提醒人們,除了市場波動之外,礦企還面臨其他巨大風險。
巴拿馬關閉使FQM遭受重創
遭遇數月的抗議和政治壓力后,FQM公司在巴拿馬的銅礦被該國高等法院裁定違反憲法,并被巴拿馬政府勒令關閉。
包括氣候活動家格雷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以及好萊塢明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 Caprio)等在內的活動家支持抗議活動,并分享一段視頻,他們呼吁這座“巨型礦山”停產,該視頻很快就在網上瘋傳。
這座礦山所開采的銅對于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對于那些試圖拯救世界的人來說顯然是個諷刺。FQM正在尋求仲裁,完全停止運營需要時間,但重新投產可能性不大。
從2022年3月份底的排名第25位、市值遠超200億美元,FQM公司經過去年11月份-12月份的拋售后,已經跌落到58位、市值降至60億美元之下。
巴拿馬銅礦占該公司收入的40%以上。由于鎳價下跌,FQM公司已經被迫關閉其在澳大利亞的拉文索普(Raventhorpe)鎳礦。
盡管市場傳聞不可避免并購,這家來自溫哥華的企業在2024年股價已經回升,但仍不足以重回前50家礦企行列。
印尼礦企表現搶眼
如果說2023年對于FQM是可怕的一年,那么對于安曼國際(Amman Mineral International)來說則是奇跡。這家來自印尼的企業自去年7月份在雅加達上市以來股價已經上漲了269%,去年底市值超過200億美元,在50家最大礦企中排名第12位。
無論該公司的巴都希賈烏(Batu Hijau)銅金礦利潤率有多高,目前市值對于一個年收入20億美元的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巴圖希賈烏銅當量產量世界排名第三位(但僅銅產量不如巴拿馬銅礦),自從本世紀初就已經投產。安曼公司還在開發松巴哇島上的埃朗(Elang)銅礦。
安曼礦業公司的崛起已經造就了至少六位新的億萬富翁,2024年其股價繼續上漲,一月份漲幅在兩位數。
印度尼西亞另外一家大型IPO礦企哈里塔鎳業公司(Harita Nickel)卻遭遇另外一番境況。4月份上市融資6.72億美元之后,由于鎳價下跌,公司股價已經跌去38%。
貴金屬公司分化
2023年12月1日,金價創歷史新高。但是盡管金價達最高水平,但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受到熱捧。雖然2024年金市依然看好,但金礦企業股價沒有體現最有價值礦企的水平。
2023年 ,Mining.com網站列出的50大礦企中金礦和權利金企業市值合計增長了208億美元。而且從金企今年以來的表現來看,金價躍上2000美元/盎司并沒有提供足夠支持。紐蒙特公司(Newmont)已經下跌17%,巴里克(Barrick)下跌了13%,阿格尼克伊戈爾(Agnico Eagle)下跌了9%。
長期以來,進入前50名的貴金屬公司數量也相對穩定,隨著紐蒙特完成對新峰礦業(Newcrest Mining)的并購,后者空位被在50名以外多年的金羅斯(Kinross)填補。
2023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盎格魯阿散蒂黃金公司(Anglogold Ashanti)被江西銅業取代而跌出前50位行列,但從2024年以來的表現看,這家倫敦上市企業已經重回最大礦企行列。
自從弗雷斯尼約(Fresnillo)退出前50名行列以后,銀礦企業在前50大礦企中便沒有了身影。盡管泛美銀業(Pan American Silver)近些年接近前50名,但在去年底也僅排名第58位。
鉑鈀巨頭比如斯班耶斯蒂爾沃特(Sibanye Stillwater)和羚羊鉑業(Impala Platinum)目前市值都低于40億美元,其退出為羅亞爾黃金公司(Royal Gold)重新進入前50位騰出了空間,去年底排名第47位,而2022年排名第57位。
經歷了慘淡的2023年以后,由于新的一年里鉑鈀價格繼續下跌,前50家礦企中唯一的鉑族金屬企業英美鉑業(Anglo American Platinum)可能會損失更多。
最大礦企地位不穩
由于涉足鉑族金屬并控制英美鉑業(AngloPlat),倫敦上市企業英美集團(Anglo American)經歷了困難的一年。2021年3月創700億美元的高峰后,目前該公司市值估計為300億美元。
這家倫敦上市企業如果沒有鐵礦石業務,其股價跌幅恐怕不止40%。有傳言稱,嘉能可(Glencore)對泰克資源公司(Teck Resources)的競購未能成功,也可能使英美集團排名不會進一步下滑。
過去幾年中,在南非黃金和鉆石領域經營百年的英美集團經歷了大起大落,投資者見證了這一切。2016年1月,受到巨額債務影響,該公司市值跌至50億美元以下。
鐵礦石市場表現好于預期,多元化經營巨頭利潤頗豐。
近年來,排名前十的礦企市值合計通常占前50家礦企總市值的一半以上。經營規模對于礦企非常重要,尤其是融資不再困難時。
2024年可能又是一個并購活躍的年份,前50家礦企排名變化可能性更大,特別是現在單一商品經營企業比如鋰礦公司面臨困難時,這一點更明顯。但也不盡然,煤礦企業2023年表現強勁就是明證。
鋰礦企業損失巨大
經歷股價暴跌后,前50家礦企中鋰礦企業市值合計損失近300億美元。10家跌幅最大企業中有4家為鋰礦公司。
圍繞獅鎮(Liontown)、雅寶和漢考克勘探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的并購大戰現在看是一場肥皂劇。智利控制鋰礦行業的影響沒有人們擔心的那么嚴重。
盡管鋰價在2022年11月創下每噸8萬美元的歷史高位后急劇下跌,但2023年沒有一家電池金屬礦商因股票表現糟糕而跌出前50名。
利文特(Livent)和阿爾肯(Allkem)合并成立阿卡迪姆鋰業公司(Arcadium Lithium)可能使其排名上升,皮爾巴拉礦產公司(Pilbara Minerals)1月份的頹勢得到遏制。但由于鋰價還未穩定下來,電池金屬礦商在前50名的排位可能進一步下滑。
與同行不一樣的是,皮爾巴拉礦產公司去年股價仍呈現上漲,進入了前50名,使得總部位于西澳州首府的礦企數量達到5家,超過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首府溫哥華。
雖然FQM公司跌出前50名,使得來自溫哥華的企業減少到3家,但隨著金羅斯公司的回歸,使得總部位于多倫多的礦業公司數量上升到4家。
鈾礦企業排名回升
2023年,國際鈾價上漲了2倍,16年以來首次達到三位數。經歷日本福島核危機后10年的低迷,核燃料技術實現了突破。
2022年底以來已經上升了22位,目前排名第23位。
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的市值在2023年底達到100億美元,排名第38位。自從2018年在倫敦和阿斯塔納同時上市以來,這家企業一直未能進入前50名。
沒有一家規模較小的鈾公司能夠進入前50名。
(關鍵字:礦企 鎳 鈷 鋰價 銅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