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譽為“中國稀土之都”的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欲在稀土上大做文章。17日,包頭市市長張銳表示,該市將加快稀土產業由“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產業”邁進。
官方資料顯示,在稀土資源儲量方面,目前,包頭市已位居世界首位,達到“世界級儲量”。但在向“世界級產業”邁進方面,該市依然需要爬坡過坎。
當天,張銳在此間召開的包頭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給出了“答案”。他表示,2024年,包頭市將全面提升稀土原材料生產能力,“支持北方稀土整合有關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產能,開展包鋼尾礦庫資源高值化、減量化技術研究,年內形成1.5萬噸廢料回收、11萬噸冶煉分離產能規模,稀土原材料產值達到400億元(人民幣,下同),形成與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相匹配的原材料產能供應能力。”
在全面提升稀土功能材料生產應用能力方面,張銳表示,包頭將在新一年加快引進全國磁材頭部企業落戶,磁材產能達到18萬噸,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磁性材料基地等。
新一年,包頭將全力發展“稀土+”應用,拓展稀土在醫療、農業、陶瓷、航空等行業的應用,不斷提升“稀土+”產品價值,打造“稀土+”應用產業基地。
該市還將深入實施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上線企業倍增計劃,計劃年內注冊上線企業達到850家;探索推出稀土價格交易“包頭指數”,建設面向全國的稀土產品交易中心,交易規模擬突破200億元。
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認為,包頭市政府之所以有此底氣,也源于該市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稀土采選冶產業集群。“在科技創新方面,包頭擁有全國最大的綜合性稀土科技研發機構--包頭稀土研究院,并與中科院等20多家大院大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形成了國內最完備的稀土領域技術創新體系。”
(關鍵字:稀土產業 稀土資源 包鋼尾礦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