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庫存會對價格產生強烈的支撐作用?我們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LME+COMEX+上期所庫存長期低于18萬噸或者在其附近徘徊時值得警惕。目前三大交易所庫存在30萬噸左右,尚不具備這個條件。
春節以來,滬銅一直被強預期所支撐,在價格高位強勢橫盤。直至歐美銀行業爆雷,宏觀沖擊下銅出現破位下行。
基本面上,銅供應增加的確定性增強。國外供應端的干擾主要是運輸問題,預計短期內就能緩解。國內來看,高利潤促使產量增加。進口端,隨著旺季開啟,下游各環節維持高開工,庫存轉而減少,但要警惕隨著旺季預期落地,銅價出現破位的情況。
今年以來,銅精礦加工費自高位不斷下滑。3月銅精礦的加工費76.29美元/干噸,自2022年11月的91美元高位下滑約16%。
銅精礦運輸端有改善的跡象。秘魯Matarani港口封鎖解除,Cerro Verdo礦可通過該港口正常發運;3月9日First Quantum 與巴拿馬政府就Cobre Panama銅礦運營達成一致協議,使得于2月23日暫停生產和裝運的該銅礦重啟。
生產端來看,Antapaccay實際停產期是 1月20日起的11天,少于市場預期。另外,Las Bambas 和Antapaccay銅礦再受到其他社區堵路影響不能成功從Matarani港口發運。印尼Batu Hijau和Grasberg先后遭到泥石流沖擊,Grasberg在2月28日宣布恢復生產符合市場預期。Batu Hijau銅礦預期將 于3月底4月初恢復生產。
整體上看,運輸端的問題偏事件性和短期性。銅精礦TC很可能短期內觸底回升,銅精礦預期仍然偏寬松。
對于國內冶煉商來講,利潤最重要的是TC/RC和硫酸副產品的價格。因此在TC價格高企之下,盡管硫酸價格大跌,總體利潤依然為正,且大部分時間相當可觀。
高利潤促使開工率維持高位,干擾因素主要是檢修、環保政策及極端天氣下的限電。目前來看,這些因素的影響將大大降低。
2月相關機構中國電解銅產量為90.78萬噸,環比上升6.4%,同比增加6.49%;較預期的89.93萬噸多0.85萬噸。
產量高于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利潤尚可,新增和復產產能投產均超預期。另外,2月開工率大幅回升,3月開始雖然進入傳統的檢修季,但是銅冶煉企業已備足原料,預計總體產量并不會因為檢修而減少。相關機構預計3月國內電解銅產量為94.95萬噸,環比增加4.17萬噸,上升4.59%,同比上升11.9%。
2022年有色金屬的產量增加一直不及預期。今年以來,這些外部干擾因素都大大降低,但廢銅供應緊張問題較難緩解。銅產量大部分時間和利潤成正比,尤其是利潤為正的情況下尤為明顯。
銅的需求是今年較為不確定的因素,最大的分歧在于地產端的復蘇。供應端看,供應增加的確定性加大,那么一旦需求面強預期落空或一直停留在弱現實,將會形成向下共振。
相關機構預估2月銅材產量為169萬噸,環比增加24.63%,同比增加37.28%。2月銅材行業整體開工率為64.63%,環比增加23.48%,同比增加12.05%。各銅材行業的開工率均出現上升,其中銅管行業增幅最大,各行業景氣度如下:銅板帶行業 (74.17)>銅管行業(68.33)>電解銅桿行業(61.23)。總體處于平均水平。
長期以來,銅價下跌趨勢的一個制約因素就是歷史極低位置的庫存。銅庫存到底去哪里了?何時才能回升?造成低庫存的主要原因就是前期產量增加一直低于預期,而消費并未重新走弱。另外,還要考慮精廢價差極低之下精銅對廢銅的替代。目前的趨勢就是產量增速上來了,在需求不確定的情況下庫存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指標。什么情況下庫存會對價格產生強烈的支撐作用?我們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LME+COMEX+上期所庫存長期低于18萬噸或者在其附近徘徊,這些情況都值得警惕。目前三大交易所庫存在30萬噸左右,尚不具備這個條件。
綜上所述,目前供應增加的不確定性加大,引發銅價破位下跌。倘若需求強預期落空,則將引發更大的共振。操作上,滬銅加權以67000—67500元/噸為止損做空,上破離場。(作者單位:國海良時期貨)
(關鍵字:滬銅 銅精礦 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