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合金行業是鋼鐵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憑借綜合優勢,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吸引了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鐵合金項目入駐,逐步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2021年,全市鐵合金產量為633萬噸,占全自治區總產量的65%以上,占全國總產量的20%以上,是目前內蒙古最大的鐵合金行業集聚地和全國最大的鐵合金生產地級市。鐵合金行業的快速發展,在拉動物流服務業發展、帶動社會就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因行業裝備水平低、環境污染大、單位能耗高等問題,成為綠色發展的絆腳石。
2020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烏蘭察布市指出,全市鐵合金企業部分礦熱爐為半密閉礦熱爐,未配套余熱和煤氣綜合利用設施,煤氣回收利用率低,存在“點天燈”的現象。2021年國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警示片中再次指出相關問題。
為徹底解決鐵合金行業環境污染問題,烏蘭察布市提出“三個一批”(淘汰退出一批、技改升級一批、延鏈強鏈一批)改造原則和“五化”(除塵密閉化、能耗值標桿化、資源循環利用化、智能化、綠能化)改造具體措施,制定了《烏蘭察布市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和規范“兩高”項目管理的實施細則》《烏蘭察布市“兩高”違規項目整改方案》以及鐵合金企業密閉化改造、“點天燈”治理、限制類裝備退出等6個專項整改方案。并編制礦熱爐密閉技改、智能化升級等指導手冊,全力推進相關問題整改。
截至2021年年底,烏蘭察布市共有鐵合金企業91戶、礦熱爐和精煉爐257臺。
為促進鐵合金行業提檔升級,烏蘭察布市強力推動鐵合金限制類和淘汰類產能退出。截至今年5月底,應退出的普通合金礦熱爐已全部淘汰退出,共退出55臺限制類礦熱爐和精煉爐,退出產能134萬噸,騰出能耗200萬噸標準煤,徹底退出鐵合金企業29家。
對于符合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的企業,烏蘭察布市對照相關行業排放標準和能耗管控要求,推動產業規范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分類分步分階段實施 “五化”改造。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推進整改以來,共實施礦熱爐密閉和“點天燈”治理等技改項目52項,總投資41億元。
推進礦熱爐全密閉改造,全市列入改造范圍的26臺普通合金礦熱爐已于3月底前全部完成密閉化改造。對于國家未要求密閉的特種合金礦熱爐,烏蘭察布市與中國冶金規劃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制定了密閉技改工作導則,在國內率先試行密閉,初步排查出可試行密閉改造的特種合金礦熱爐34臺,目前已完成改造17臺。
對標能效先進水平,烏蘭察布市加快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對48家重點用能企業實行用能實測,節能率較實測前提高2.2%。使用回轉窯等先進節能工藝和技術,節能20%以上。積極推進余氣余熱綜合利用,全市34家鐵合金企業實施余熱余氣發電項目,全部建成運行后,每年可節能約86萬噸標準煤,能效水平明顯提升。
因企施策推進資源循環利用,通過原料燒結、余氣發電、余氣制甲醇等途徑,全市18家“點天燈”企業全部實現余氣回收利用。積極推動鐵合金渣、電石渣資源化利用,全市7家鐵合金、電石企業配套了水泥、巖棉生產線,年可消納鐵合金渣47萬噸、電石渣130萬噸;兩家企業建設余氣制甲醇項目;1家企業新建余氣制碳酸二脂項目,資源循環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鼓勵企業建設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等,通過互聯網+、5G+等數字化改造,提升企業管理效能。豐鎮智慧園區試點建成運行,多蒙德、新太元等企業開展5G智慧工廠建設。新太元、新太等企業實施“機器換人”項目,一批不同類型的機器人投入使用,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關鍵字:鐵合金 鋼鐵行業 鐵合金產量)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