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中鎢(即中鎢高新)的澄清公告未能換得投資者的諒解,10月25日,仍有部分投資者通過深交所互動平臺表達不滿,并建議大股東“多拿出行動來”。
雙方爭議的核心在于:湖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有色股份”)2006年收購中鎢高新報告書中的表述包含“使中鎢高新形成集鎢礦山、鎢冶煉、鎢粉末、硬質合金及深加工完整的鎢產業鏈,將中鎢高新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鎢及硬質合金產業的強勢企業”,但今年6月公告的重組方案卻不涉及鎢礦山,大股東有肢解承諾之嫌。之后,公司稱該表述是規劃遠景不屬于承諾,引發投資者一片嘩聲。
說好的鎢礦山資源呢?
事實上,投資者的疑問從中鎢高新6月27日公告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以來便不絕于耳。根據該方案,上市公司擬向有色股份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從事硬質合金業務的株硬公司100%股權、自硬公司80%股權。同時,擬采用詢價方式向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發展及補充流動資金。
中鎢高新曾于8月29日表示,許多股東提出詢問,認為此次重組方案只涉及硬質合金相關業務和資產,與有色股份收購中鎢高新時的承諾存在明顯不同。彼時公司給投資者的解釋為有色股份的書面回復,內容僅為“自2006年以來,我公司對你公司的長期發展定位至今未發生變化,特此回復。”而這次中鎢高新的澄清說法為:完整鎢產業鏈是規劃遠景不是承諾。
記者查閱公告發現,中鎢高新于2006年7月29日發布《收購報告書》,其中收購對同業競爭的影響一節,表述為“為解決此問題,有色股份承諾將于2007年底以前,在得到有色股份股東大會及中鎢高新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相關議案的基礎上,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將其擁有和控制的與中鎢高新構成同業競爭的硬質合金等相關業務和資產注入中鎢高新,使中鎢高新形成集鎢礦山、鎢冶煉、鎢粉末、硬質合金及深加工完整的鎢產業鏈,將中鎢高新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鎢及硬質合金產業的強勢企業。”
有投資者據此力證大股東6年來未能兌現承諾,并質疑稱:一句話為何前半句是承諾,后半句不是承諾?僅注入硬質合金能叫完整的鎢產業鏈嗎?
根據中鎢高新的說法,做出這段承諾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同業競爭, 而當時中鎢高新的主營業務僅為硬質合金,并沒有鎢礦資產。因此,當時有色股份與中鎢高新構成同業競爭的只有硬質合金資產。鎢礦為硬質合金業務的上游產業,與硬質合金業務不存在同業競爭。
退市風險逼近別無選擇
因2007年、2008年、2009年連續三年虧損,中鎢高新自2010年4月9日起股票暫停上市,若此次重組不成功,公司退市幾乎已成定局。然而,醞釀兩年之久的重組方案卻引來部分投資者的諸多不滿。
與這部分投資者相比,公司能否從退市危局中脫身是其實際控制人更為關心的問題。
就在中鎢高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前兩天,公司實際控制人五礦集團通過深交所發布了一封致全體股東的公開信,指出“如果中鎢高新不能在 2012年9月30日前將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重組方案上報中國證監會并獲得其受理,則難以在2012年底前完成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屆時,中鎢高新將面臨極大的、現實的退市風險”。
針對備受爭議的重組方案,五礦集團表示:“除本次公布的重組方案外,無后備方案。無論本次重組方案是否獲得股東大會支持,就客觀現實而言,我公司既無條件、也無時間籌劃和論證其他重組。”
值得注意的是,與公開信同時發布的還有五礦集團的承諾,內容與有色股份6年前的承諾如出一轍,但前提條件變為“在中鎢高新本次重組完成后”,五礦集團將積極支持中鎢高新適時獲取鎢礦資源,使中鎢高新形成集鎢礦山、鎢冶煉、鎢粉末、硬質合金及深加工完整的鎢產業鏈。
6年來,在投資者心頭縈繞不去的“完整的鎢產業鏈”頻頻出現在與中鎢高新相關的承諾中,而這些承諾到底什么時候能兌現,公司至今仍未給投資者一個明確的答案。
(關鍵詞:鎢礦山 鎢冶煉 鎢粉末 硬質合金 ST中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