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永遠存在需求,只要及時發現并滿足客戶需求,我們就能拿到訂單。”在7月2日冷軋廠生產經營分析會上,廠長武建琦要求,“我們要按照集團經營工作會議的總要求,深入推進產線對標,打造高端產品,確保實現全年各項任務目標。”
今年以來,冷軋廠彩涂線直面市場,打造高端產品,成績明顯:1—6月份,簽訂彩涂板合同22352噸,產品出口意大利、俄羅斯、德國、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成功開發液晶電視背板、冰箱側面板用彩涂板、電梯用彩涂板等8個新品種。
“一句話”引來的新品種研發
電梯用彩涂板是冷軋廠彩涂線今年研發出的新品種,由于產品質量過硬,目前已經通過SGS國際產品質量認證。
去年3月份,公司四級技術專家朱建良與該廠營銷組成員前往杭州做市場調研。在和當地某客戶交談中,對方無意中的一句話引起了他們的重視:有客戶想用彩涂板做電梯板。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朱建良當即詢問了那家客戶的聯系方式。回到冷軋廠后,該廠營銷組成員就積極與客戶溝通。在對方寄來了電梯板樣板后,該廠便開始研發該產品。
據該廠涂鍍車間技術員馬志軍介紹,該產品要求厚度是1.5毫米,已經達到冷軋廠彩涂線設計生產規格的上限。拿到樣品后,他們花了近半年時間,研究分析制訂了電梯板生產工藝參數。
“去年9月份,我們試制了1次灰色和珠光色電梯板,但由于耐擦拭性能不理想而失敗。”馬志軍說,“該產品對涂料固化能力要求十分苛刻。”
“第一次失敗后,我們并沒有氣餒。通過對涂料烘烤固化環節進行合理調整,今年4月份我們再次試制時,產品各項性能均達到樣板水平。”該廠涂鍍車間副主任潘圣廣感慨道。
一微米挖出潛力
該廠干部職工在研發新品種的同時,還想著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精確控制膜厚》是潘圣廣確定的攻關課題。之所以選擇這個課題,潘圣廣說:“1微米的膜厚折合成噸鋼成本就是20元,這1微米可謂價值連城!”
之前,該廠生產的產品膜厚正差控制能力保持在2微米左右。潘圣廣通過翻閱資料,分析研究,大膽提出了用新辦法調整膜厚。但是新的難題來了,要想用這種方式完全控制好膜厚,就需要建立出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潘圣廣從去年開始細心地把每個季節每個顏色和每個廠家的涂料逐一進行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采用新辦法調整膜厚取得成功。今年以來,該廠彩涂線產品膜厚正差控制在1微米左右,降成本達33萬元。
(關鍵字:彩涂板 電梯用彩涂板 需求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