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已過,全國樓市供需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轉變。
中原地產報告數據顯示,4月首周,全國主要54城市合計住宅簽約套數為3.84萬套,同比下降比例達32%,環比3月同期下降比例為17%。4月初市場延續了一季度的冷清局面。
與此同時,北京在二手房和新建住宅成交上均未見起色。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告訴記者,有20個城市房地產庫存創下近5年的歷史新高。
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4月1日至4月7日,54城市合計住宅簽約套數為38420套,同比下降比例達32%,而在1月和3月的首周這一數據分別為45033套和46397套。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告訴記者,近期因部分城市的樓市傳出降價的消息,看空樓市的聲音此起彼伏,市場預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業主心態因此有所弱化,加之近期信貸持續收緊對需求釋放和市場信心影響顯著,“雙重不利因素影響下,3月份的小陽春成色不足。4月也很難樂觀。”
成交不足帶來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庫存上升。截至3月底,某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2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840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16.3%。
嚴躍進表示,3月份,2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1.9,這也意味著市場需要用11.9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化完這些庫存。而在2月份,該存銷比的數值為10.9個月。自2013年4月份以來,存銷比基本表現出震蕩上行的態勢。
目前有些地方降價推盤已經影響到房企在一線城市的經營策略。嚴躍進說,一線城市庫存呈現環比與同比雙雙上升的態勢。相比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房企的推盤節奏率先加快,月度新增供應的力度略超購房者的入市力度。
“相比三四線城市中小房企扎堆,一線城市大部分都是上市房企,對業績的要求更高,一旦沒有銷售量,股價就可能會出現暴跌。”張大偉說,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了一二線城市的變化可能會出乎市場的預料。
嚴躍進分析說,經過1~2月因春季因素而導致的庫存略減后,3月份開始整個庫存走勢繼續增長。高庫存自然會帶給房企壓力,因此加快庫存去化將成為二季度的優先目標。
(關鍵字:清明 樓市 供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