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同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人妻操操性生活视频-五月六月欧美少妇激情-日韩精品影片免费观看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鋼鐵產業> 涂鍍> 行業資訊> 國內資訊

力拓逆勢擴產 160億美元賭中國需求

  • 2012-9-17 10:27:40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作者:
  • 投稿
  • 打印
  • 收藏
  • 分享到:
導讀: 今年以來鋼材市場的持續低迷,令享受了多年好日子的礦山企業,也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不過,面對礦價隨鋼價的急速跳水,最著急的并不是依然占據絕對市場份額的國際三大礦山巨頭,而是國內的礦山企業,以及近幾年瘋狂“出海”投資海外礦山的國內“金主”們。
關鍵字: 力拓 美元 中國需求

今年以來鋼材市場的持續低迷,令享受了多年好日子的礦山企業,也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不過,面對礦價鋼價的急速跳水,最著急的并不是依然占據絕對市場份額的國際三大礦山巨頭,而是國內的礦山企業,以及近幾年瘋狂“出海”投資海外礦山的國內“金主”們。

“盡管由于中國的鋼鐵行業持續低迷,鋼鐵廠商對礦石的采購意愿降低,但我們仍計劃繼續推行160億美元的擴產計劃,其中大部分的投資仍將給予鐵礦石。”在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全球三大礦山巨頭之一的力拓首席執行官艾博年(Tom Albanese),用高額的逆勢擴產計劃,闡述著對中國鋼鐵業未來需求的信心。

事實上,他不僅僅是豪賭中國的未來需求,還有在市場低迷期,利用成本優勢擠壓中小礦企的野心。

如今,鐵礦石價格已經從去年高峰時的每噸180美元,下跌到每噸100美元以下,這不僅令很多國內礦山陷入停產,更讓幾年前巨額投資澳大利亞礦山的中資企業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巨頭底氣:成本優勢

從7月份開始,前期一直堅挺的進口礦價,出現了一輪明顯的下滑,9月初一度跌至2009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達到86.9美元/噸。最近幾天,受發改委密集批復城軌項目和美國推出QE3的刺激,礦價隨鋼價有所反彈,但仍未突破100美元/噸。

不過,這并沒有對力拓繼續擴產的計劃有絲毫的影響。“我們目前在西澳皮爾巴拉的礦石產量一年2.3億噸,預計明年下半年達到2.83億噸,2015年達到3.5億噸,同時,我們在加拿大的礦山也在擴產1900萬到2400萬噸,而與中鋁合資的幾內亞西芒杜鐵礦項目也計劃在2015年投產。” 艾博年指出,“根據力拓的預測,未來十五年中國的鋼鐵產量仍會有40%左右的增長,達到10億噸,我們希望抓住的,是下一個復蘇周期的機遇。”

與國內的礦山企業相比,力拓等國際礦業巨頭的日子,還是好過得多。

記者從多位行業內人士處就了解到,隨著進口礦價大幅下跌,目前進口礦與國產礦的價格已相當接近,國產礦的低價優勢在逐漸消失,而由于國內礦山的開采成本很高,且都是貧礦,一般礦價在每噸110美元,就已經是國內大部分礦山的盈虧生死線。

顯然,當前的礦價已經跌破了國內平均礦石生產成本線,致使越來越多的國產礦山陷入停產,主要礦石產區如河北省的開工率已經降至60%。

艾博年則指出,在目前的礦價下,力拓仍有盈利空間。不過,他并沒有透露力拓目前開采礦石的平均成本。

據記者了解,由于“兩拓”等礦山巨頭在澳大利亞等地尋找開采的都是優質礦山資源,其生產成本只有40~50美元/噸。因此,業內人士預計,在當前市場下行之下,國外礦山巨頭很可能加大生產力度,通過降價來搶占國內礦山的市場份額。

根據西本新干線的最新統計,目前國內鋼廠也在紛紛提高外礦配比,對國內礦則幾乎停止采購,部分鋼廠的進口礦使用配比甚至提升至近100%。

中資礦山的風險

當然,并不是所有澳大利亞的礦山企業,都有“兩拓”這樣的好運氣。

澳大利亞礦業協會日前就表示,由于近期國際鐵礦石和煤炭價格大幅下跌,以及采礦成本不斷上升,一些澳大利亞礦山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計劃,約2460億澳元的礦業投資風險正在增加,這些項目近半數已被擱置或可能被推遲。

這2460億澳元的投資項目,包括33個鐵礦項目、73個煤礦項目。 澳大利亞礦業協會稱,目前的鐵礦開采項目(不包括皮爾巴拉已建成的項目)成本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比沿海礦山的耗資成本高75%。

在上述被擱置或可能被推遲的礦業投資項目中,很多就來自中國企業的投資。

早在2008年到2010年,包括中信泰富、中鋼、武鋼、鞍鋼等在內的國內企業,赴澳大利亞進行了多項投資,或參股當地礦山企業,或對礦區進行直接開發,然而,很多項目至今都未能投產,比如中鋼的Weld Range鐵礦石項目、中信泰富的Sino-Iron鐵礦項目,以及鞍鋼在Karara的鐵礦石項目。

去年下半年,中鋼集團就宣布暫停位于西澳投資規模為20億澳元的Weld Range鐵礦石項目。這一項目原計劃2013年產礦,預計未來15年可年產1500萬噸鐵礦石。

“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的礦山雖然投資成本比較低,但礦石品位也比較低,而且基礎設施都不完善,這就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和風險。”一位國際礦山巨頭企業中國區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鐵礦石從勘探到開采,是一個耗費大量資金的長期過程,最終需要從礦石銷售中獲得回報。且不說礦藏勘探的風險,僅僅從建設礦山、投產到完全達產,一般需要5~8年時間。

中信泰富巨資收購的澳大利亞大型磁鐵礦項目,同樣正在陷入兩難境地。2006年3月,中信泰富斥資4.15億美元,買下西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采權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權,項目原計劃總投資42億美元,2009年上半年投產。

而在啟動項目實施后,中信泰富才發現,當初的預算遠遠不夠,并且由于開采難度較大,投產的時間一再推遲。如今,這一項目的試運營時間,又從8月底推遲到了11月。而即使項目投產,業內對其盈利前景也不樂觀,因為這一項目的開采成本很可能高于100美元/噸。

(關鍵詞:鋼材市場 鋼價 礦價 三大礦山)

(責任編輯:00905)

相關信息

相關研究報告

信息導航
鋼廠價格
【免責聲明】
中華商務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鋼鐵產業頻道: 管帶材 | 硅鋼 | 板材 | 建筑鋼材 | 涂鍍 | 不銹鋼 | 中文國際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