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的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后都存在水土不服的現象,美國白電巨頭惠而浦與合肥三洋整合近一年時間,也感受到了來自中美文化的差異帶來的管理方面的問題。
惠而浦于2014年完成了對合肥三洋的收購,現任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的金友華見證了公司由自主品牌到與中日企業合作再到現在的中美企業。
目前惠而浦中國旗下擁有惠而浦、三洋、帝度、榮事達4個品牌。
金友華認為,相比美國企業,中國企業的計劃能力太弱了,惠而浦中國在三個方面引入了美國管理模式:一是預算管理,年度預算分解到每個季度;二是產品規劃,要考慮到投資收益、現金流;三是精益制造,按現有生產規模,改造后可節省5000萬元到1億元。
金友華表示他非常認同蘇寧云商(002024,股吧)董事長張近東的話,“做家電的人,一定要老老實實干活,要能忍得住寂寞和痛苦。”
在白電行業業績普遍下滑的背景之下,智能化是家電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據悉,中國將成為惠而浦除美國之外的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總投資額將超過34億元。
(關鍵字:惠而浦 白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