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今日將發布2013年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及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根據業內專家以及機構的預測,3月份CPI指數相比2月份的3.2%將出現回落的態勢。此外,PPI指數或許也將進一步呈現下跌趨勢。
自3月份以來,由于節假日因素影響的需求減弱、氣候回暖的季節性因素使得蔬菜供應量進一步增加,鮮菜價格已連續數周下降,根據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5.56,-0.30,-5.12%)價格已連續第六周下降,其中,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1%,連續兩周平穩回落,在CPI中占比較大的豬肉價格六周累計回落10%。
對于3月份的CPI走勢,交通銀行(4.68,-0.05,-1.06%)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由于春節結束后節日需求回落、進入春季氣溫回暖蔬菜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3月份食品價格連續4周回落,預計3月份食品價格環比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初步判斷下降1.5%。
連平進一步指出,考慮到春節后對非食品的需求也會相應下降,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將比上月小幅回落。另外,3月翹尾因素相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綜合以上原因,初步判斷3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5%左右。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此前也曾指出,2月份3.2%的CPI同比漲幅或將成為近期高點。進入3月后,由于春節影響消失,氣溫逐漸升高,有利于蔬菜等鮮活農產品的生產和運輸,食品特別是鮮活農產品價格短期內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較小,3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出現回落。
雖然多數專家及機構均預測3月份的CPI將會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是未來CPI的走勢仍然需要格外警惕。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指出,通貨膨脹的壓力將會在下半年凸顯,新一輪價格上漲周期已經形成。未來肉價上漲將抵消菜價下降對物價的影響,而糧食價格上漲則是長期趨勢。此外,生產資料的上漲壓力將逐步傳導進最終產品。
與此同時,中金公司也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3月份PPI環比將再次下跌,同比降幅也進一步擴大。由于國內需求不旺盛,工業品價格回升缺乏動力。中金公司還對未來的PPI走勢做出了預測,中金公司認為,PPI同比轉正將推遲到三季度,同時將全年PPI增長率預測從此前的0.7%下調到負0.1%。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對于PPI的走勢也分析指出,近期國際經濟形勢出現新動蕩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且國內需求復蘇速度不及預期,短期內PPI面臨輸入性緊縮與弱需求的雙重壓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使得近期推出的國內成品油價形成機制改革對市場的影響不大。從更長的趨勢來看,美國經濟有所企穩、國內需求將逐步轉好、國內外流動性較為寬松等因素將使得PPI仍處于上行通道,同比增速由負轉正的時點可能在今年年中。
(關鍵字:CPI 物價 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