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京東家電將迎來第七個周年慶,此刻京東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家電節。據悉,今年815京東將投入一個億,讓利消費者。
8月6日上午,在京東集團總部,京東集團副總裁兼家電事業部總經理閆小兵接受了中國家電網等媒體采訪,簡述了京東家電籌備815的情況,并復盤了三年前815價格戰的情形,對當前家電行業在電商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閆小兵表示,今年內京東家電的銷售體量必將追平蘇寧和國美,明年超越對手成為整個家電行業最大的零售渠道。
明年將成家電零售第一渠道
2012年的815價格戰讓京東一戰成名,經過三年的發展,京東由當初的家電零售邊緣渠道迅速上升為主流渠道。
根據工信部下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在今年3月發布的《2014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2014年全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含移動終端)規模達2011億元,京東的家電業務銷售額占到2014年整體家電網購市場的59.8%,大家電銷售額更是占到線上市場的65%。
“從我們目前的經營狀況和對整個行業的了解來看,今年內京東家電的銷售體量必將追平蘇寧和國美,明年超越對手成為整個家電行業最大的零售渠道。”閆小兵滿懷信心地說。
與此同時,閆小兵指出,電商在家電領域并沒有100%發揮潛力,雖然在家電網購市場京東已經穩坐頭把交椅,但閆小兵卻說,“我們仍然做得很辛苦。”
在他看來,京東至今仍然“在夾縫中成長”,但是“當我們把枷鎖解開那一天,我們就會迎來核劇變,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三年前京東蒙受了不白之冤
在采訪中,閆小兵復盤了2012年815價格戰的情況。回首三年前的價格戰,閆小兵認為當時的京東蒙受了許多“不白之冤”。
他說,當時京東針對家電品類發起價格戰,是希望讓消費者認識到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存在的差異,即線上銷售的家電總體成本要比線下平均低10%到30%。但這個差距在當時并不被消費者所了解,當時的成熟渠道不斷給廠家施加壓力,要屏蔽掉這個信息。因而京東希望對外發聲。
然而,針對此次價格戰的輿論走向超出了京東的預料。據相關報道,很多消費者在京東下單后發現缺貨涉嫌先提價再降價,最后發改委介入調查,以“價格欺詐”對此次電商大戰蓋棺定論。
時隔三年,閆小兵對消費者當年對京東的誤解進行澄清:“當時的京東對這場仗準備不充分,我們當時所有的家電庫存加在一起只有4個億,可想而知在全國這么多消費者關注下,分分鐘就賣光了,我們當時根本無貨可賣。”
對于價格波動,據閆小兵介紹,真實的情況是,當時京東始終堅持比線下渠道便宜10%,但受到很多強勢廠家的干擾,所以京東的價格在三年前的815就總是處在一個下降、恢復、再下降、再恢復的過程當中。
積極影響與后遺癥
雖然當初飽受抨擊,但在閆小兵看來,2012年的8月15日對于家電行業來說“是值得紀念的,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自此以后,家電渠道開始走向多樣化,電商渠道慢慢做起來了。其次,通過815暴露出的家電行業存在的一些弊端,包括價格定位的問題、渠道管控的問題等,也開始引發行業思考。
不過,閆小兵透露,當年的815事實上也產生了一些后遺癥。一些廠家認為京東擾亂了規則,給京東斷了貨。此外,為了規避線上線下渠道的正面沖突,家電廠商通過定制型號的方式,將電商渠道的產品和線下區隔開來,這就造成很多消費者難以對線上線下產品進行比價。
但無論怎樣,815價格戰的積極意義還是要大于其消極影響。正是出于這種考慮,京東決定今年要再搞815大促銷。
再戰815:砸一億讓利消費者
今年的815,是京東家電的第七個周年慶,京東將再次投入大量資源備戰815。
“2012年的815我們(家電庫存)只有四個億,現在我們的庫存可以達到當年的20倍。”閆小兵說,“我們要做一個京東投入的節日,京東這個節準備投入一個億。”
“我們仍然會把這個概念延續下去,就是電商比線下便宜,我們用我們的方式來把它傳承下去。”閆小兵說。
(關鍵字:京東 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