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宗商品回落美元指數走強
除了各種稅收增加即將開始,美國政府需要削減開支的日子也越來越近。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去年談判債務上限問題時達成協議,在減赤‘超級委員會’未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將在2013年1月1日啟動自動減赤機制,預計將在10年內削減聯邦政府開支合計1.2萬億美元。一方面要開源增稅,另一方面要節流減支,兩者結合就是美國財政緊縮。2011年美國兩黨曾妥協,委托‘超級委員會’找出減赤1.2萬億美元的方案,如果‘超級委員會’做不到或國會不接受方案,自動削減支出的機制自2013年1月就會啟動。
美國第三輪貨幣量化寬松的盛宴似乎沒有帶來市場的狂歡,國際原油、工業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反而在近期出現了波浪式的回落,截至上周五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貨每桶下跌2.05美元,跌至90.44美元/桶,跌幅達2.26%;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金屬銅期貨每噸下跌212.75美元,收于7992.25美元/噸,跌幅達2.59%,其他一些大宗農產品也出現下跌,顯示出市場對未來商品價格走勢的擔憂。
與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反映美元綜合匯率的美元指數,在美國宣布推出第三輪貨幣量化寬松之后,美元指數幾次出現走強,就在上周五,美元指數上漲0.38%,收于79.64,而此前一個交易日,美元指數也上漲了0.31%,連續兩天的上漲已經使美元指數回到了公布QE3之前的水平。
受到美國新貨幣政策影響,全球貨幣供應量后期將增加,在新金融記者早先采訪中,大部分分析人士都認為這會帶來大宗商品走強與美元指數下跌,但目前看來,這種狀況并沒有出現。
一德期貨研究院宏觀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總監沈妍向記者表示,這些看似不容易理解的現象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美國即將出現的“財政懸崖”。
懸崖有多深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為應對經濟衰退、民眾收入縮減等問題,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什就曾推出過一些財稅減免措施,奧巴馬上任后將已經到期的減稅政策延期了兩年,今年年底,前期減稅措施面臨到期取消的境況。
針對這一問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提出,一旦減稅政策消失,美國財政在2013年一開始就會進入緊縮周期,與此前的持續寬松形成鮮明的反差,這就是所謂的美國“財政懸崖”。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定義,該國“財政懸崖”,是指按照現行法律,聯邦預算赤字將在2012年和2013年大幅減少,造成計劃稅收增加而計劃支出減少。一方面,由于現行或計劃的稅收規定到期,例如小布什時代開始的個人所得稅和工資稅率的優惠以及針對高收入者的最低稅額限制優惠均到期,2013年稅收收入將顯著增加;另一方面,計劃支出將減少,例如自動減赤計劃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即將強制實施,限制政府消費和投資。
在美國財稅減免年底即將到期的同時,美國債務超出上限的危險也在與日俱增,這都要求美國通過增加稅收、削減開支的辦法來承擔責任。新金融記者了解到,美國“財政懸崖”中主要的財政緊縮將于2013年1月1日生效,而只有美國國會具有“懸崖勒馬”的能力。
沈妍向新金融記者介紹,美國“財政懸崖”主要有兩大部分構成,其中一個主要部分就是向美國民眾增加稅收,這里面的條款有:叫停小布什當政時期約2940億美元的稅務減免,這相當于美國GDP的1.9%。這一減稅措施由小布什在任職初期制定實施,而2010年奧巴馬延長了它的有效期,但如果美國國會沒有新條例出臺,這一舉措將于2012年年底失效,美國稅率將回到克林頓時代的水平;此外還包括停止工資稅賦減免、停止其他稅務優惠(合860億美元,大約占美國GDP0.5%)、根據可承受醫保法案開征醫保稅(合240億美元,大約占美國GDP0.2%)等。除非羅姆尼贏得總統選舉并且共和黨在參議院占得多數席位,否則奧巴馬制定的醫保稅明年就會開征。
(關鍵字:美國 債務上限 自動減赤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