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長春市九臺區上河灣鎮雙頂村的尚洪寶已經開始謀劃在院里院外擴大自家的林果儲藏設施,“林果連年豐收,就是價格不穩定。去年靠著冷庫保鮮,銷售期延長了一個多月,價格從初期的每公斤1元漲到了4元。建冷庫真的很劃算。”
迎著新春的氣息,記者來到雙頂村,大大小小的林果儲藏設施隨處可見。小小的村莊怎么會有如此規模的儲藏設施?原來,上河灣鎮雙頂村是遠近聞名的“金紅蘋果之鄉”,也是“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村林果面積達400多公頃,擁有大小果園300余座,年產林果1萬余噸。林果保鮮得好不好,直接關系著果農的“錢袋子”。作為全村的支柱產業,金紅蘋果能成為“幸福果”,儲藏設施發揮了關鍵作用。這幾年,全村加大儲藏、保鮮等設施建設力度,建起大小冷庫50余座,利用冷藏技術推遲林果上市時間,確保林果賣個好價錢。
“去年林果收獲初期,采購商收購價格與預期價格相差較大。依托儲藏資源優勢,我們等來了市場回暖,錯峰上市極大地提升了林果的議價能力。”雙頂村村干部介紹,現在村里凡是上規模的果園都建起了制冷設施,平均兩三戶果農共用一座冷庫,全村超過三成的林果實現了保鮮存放。
“未建冷庫前,我們采用傳統銷售方式,采摘林果后統一銷售給客商,一旦遇到市場波動,就會影響收益。現在通過合理儲藏,保鮮兩三個月不成問題。”作為村里最早一批利用政府補貼建起冷庫的果農,尚洪寶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按照一公頃產量2萬公斤計算,每公頃林果能多賺上萬元。
雙頂村果農還在林果儲存的空檔期將冷庫出租,提高經濟收益。同時,上河灣鎮政府還組織農戶完善專業批發市場、標準化交易專區、集配中心等設施設備,推動現有產地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將“金紅蘋果”打造成一張閃亮的名片。
(關鍵字: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