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市場預計相符,8月CPI持續高位運行。9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上漲2.8%,漲幅與上月持平,環比上漲0.7%;同時,PPI持續收縮,同比下降0.8%,創過去35個月以來新低。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8月份CPI居高不下主要受此輪“超級豬周期”影響,下半年我國物價還將繼續溫和上漲,但全局性通脹壓力不大;與此同時,PPI增速有望在第四季度見底。
豬肉上漲46.7% 水果價格回落
受此前非洲豬瘟疫情疊加“豬周期”影響,豬肉價格8月高漲,推動8月份CPI居高不下。數據顯示,8月份,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7.3%,影響CPI上漲約2.14個百分點。其中,畜肉類價格上漲30.9%,影響CPI上漲約1.3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本月豬肉價格上漲46.7%,直接導致CPI上漲約1.08個百分點。
睿哲固收研究分析師李睿哲、李晴指出,8月前5周,商務部公布的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環比自上個月1.1%大幅上漲至9.6%,遠高于過去五年同期均值1.2%。當前食品價格總體超季節性上升,主要由豬價加速上漲驅動。
自本輪豬周期以來,豬價從3月的21.1元穩步上漲至7月的26.1元,實現“五連升”。進入8月,豬價上漲明顯加速,從8月2日的27.4元一路躍升至8月30日的36.0元(月均31.4元)。目前,36元的豬價已然突破2011年和2016年兩輪豬周期的30元峰值水平,成為史上“最強豬周期”,直接推高8月CPI。
豬價上漲帶動一眾替代肉食品價格也水漲船高。數據顯示,8月份,禽肉類價格同比上漲9.6%,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1.5%,影響CPI上漲約0.03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CPI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解讀稱,除豬價影響外,受中秋節臨近和消費替代影響,雞蛋、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上漲幅度達2.0%—5.9%,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華泰證券李超團隊指出,8月份食品消費價格主要受供給端邏輯影響,鮮果價格如期下降,蔬菜價格總體穩定,在肉食品價格居高不下的同時,拖動CPI增速放緩。具體來看,8月份蔬菜價格雖受臺風和高溫天氣干擾,但影響不大,較上月上漲2.8%,拉升CPI0.07個百分點;8月正值時令瓜果大量上市,鮮果價格環比下降10.1%,影響CPI下降約0.22個百分點。
此外,非食品消費價格總體保持平穩,呈現環比三漲兩降兩平。
PPI創過去35個月以來新低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復蘇乏力,PPI指數上行持續承壓”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8月份,PPI同比增速為-0.8,與2016年同期表現一致,創下過去35個月以來新低,也是今年4月過后連續第四個月下滑。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8%,降幅較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
相較于生活資料出廠價格,生產資料成為拉低PPI指數總體下沉的主力因素。今年4月過后,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漲幅逐月下滑,截至8月底,同比漲幅達-1.3%,漲幅較上月再收緊0.6個百分點,直接帶動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98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原材料和加工工業價格成為拖累生產資料價格增速上漲的主力,雖然采掘工業價格同比上漲2.8%,但原材料和加工工業價格分別下降3.5%和0.8%。
環比來看,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12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上漲0.2%,原材料工業價格持平,加工工業價格下降0.3%。
對此,宏觀長春研報分析,這源于8月工業品價格總體放緩。其中,螺紋鋼價格環比放緩,同比增速放緩近12個點至-14.3%;水泥、原油價格亦小幅放緩;鐵礦石價格較7月有明顯下降,同比增速大幅走弱;同時,有色金屬同比增速普遍放緩。
8月前5周,中美貿易戰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對全球經濟下行的擔憂繼續壓制油價。睿哲固收研究分析指出,而受油價下跌影響,使得大宗商品價格全線走低。
此外,PMI價格分項指標對此進行了印證。8月PMI出廠價格指數和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分別較上月放緩0.2和2.1個點,接近年內低位。
分行業來看,化學纖維制造、造紙和紙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燃氣生產和供應等行業出廠價格環比增速較上月下跌2.3%、0.9、0.7和0.6%,環比領跌其他行業出廠價格。
“如今工業生產已經進入收縮區間,這將直接加劇企業營利下滑,不利于擴大生產,“穩增長”還需繼續發力。”王軍指出。
CPI、PPI短期將繼續背道而馳
“在當前豬價持續上漲,而全球經濟整體不景氣,未來半年內,CPI和PPI指數將大概率保持背道而馳而馳。”王軍表示,因為國家針對豬肉市場多措并舉保供穩價,8-10月,豬肉價格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但恢復產能仍需時日,未來半年內,CPI由于豬價牽動,溫和通脹可能性較大。
“當前CPI高點未至。”招商研究團隊補充道,鑒于近期豬價已經突破前兩輪豬周期的30元峰值,創下歷史新高,而在此輪非洲豬瘟疫情和“豬周期”聯合影響之下,豬肉價格短期內并不會突現拐點回落,這直接影響未來半年內的CPI指數或大概率突破3%,并在2.5%-3.5%間震蕩。
與此同時,招商研究團隊分析,與CPI高歌猛進的態勢背道而馳的PPI低點將現。在下半年油價同比下跌的情況下,PPI負增長幾無懸念。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如此,國際油價下跌深度有限,同時國內商品價格受益于供給側改革顯得更具“韌性”,國內商品價格比全球市場商品價格表現得更為強勢。考慮到這兩點,該團隊預測PPI低點或出現在今年10月,達到-2%左右。按照EIA的預估,2020年油價比2019年高出5美元,對應PPI指數將在2020年逐漸回歸正值。
此外,華泰證券李超團隊補充分析指出,收到去產能“回頭看”督查,以及環保行動因素影響。今年對PPI環比表現的最重要影響變量仍可能來自供給端,下半年PPI環比在部分月份當中或仍呈現正增長,同比增速有望在四季度見底。
王軍表示,PPI指數回升需待全球經濟企穩,但2020年出現拐點回暖概率不大。“我們高度擔心,未來一年時間內,PPI或將進入新的收縮區間,但收縮強度不會頂破2015年峰值。”
(關鍵字: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