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廣西礦產資源勘查取得豐碩成果,新增查明礦產資源儲量21.41億多噸,為廣西經濟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
“十二五”是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前五年,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推進廣西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實施,實現了大規模地質礦產勘查工作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有機銜接;結合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礦業經濟發展規劃需要,加強重要成礦區帶和重要礦產的勘查,劃定47片整裝勘查區或重點勘查區;貫徹找礦新機制,積極引進大型礦業企業,發揮地勘單位主力軍作用,促進了找礦突破,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廣西共實施礦產資源勘查項目2731個(含部分續作項目),比“十一五”的2185個增加了25%。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28處(資源儲量經評審或備案,包含2011年后實施的老礦山項目),其中大型56處,中型72處,另發現小型礦產地348處, 為國家各類重要礦產增添儲備。初步形成鋁土礦、稀土、錳等資源基地和勘查開發基地共10處以上。新增查明礦產資源儲量21.41億多噸,其中:錳1.51億噸、鋁土礦6.15億噸(一水鋁和三水鋁土礦)、鉛鋅561.76萬噸、錫10.39萬噸、鎢(三氧化物)9.33萬噸、稀土168.46萬噸、煤8689萬噸、銅39.67萬噸、銻1.55萬噸、鎳11.99萬噸、鐵礦3115萬噸、高嶺土3.31億噸、水泥用灰巖9.19億噸。
(關鍵字:礦產資源 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