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藍光光盤中的納米結構具備非常好的光線吸收能力,使用這種材料制作的太陽能板可將自身能效提升22%。
和CD及DVD一樣,藍光光盤也擁有三層結構,包括上下兩側塑料,以及中間的存儲媒介。光盤中的數據就是以一系列凹陷(大約75納米長的小凹槽)的形式存儲在這一層介質當中的。想要讀取數據,需要使用激光照射存儲介質,隨后激光會回彈到傳感器當中。根據凹陷的不同,激光反射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這樣便實現了二進制數據的存儲和讀取。
在藍光光盤上,二進制數據并非是直接燒錄在光盤上,而是需要另外進行壓縮和添加錯誤控制代碼,這樣一來,即便光盤上有小的劃痕,也依然不會影響數據的讀取。因為錯誤控制代碼每幾個字節都要添加一次,整個光盤因此便被準隨機的凹陷和凸起所覆蓋,它們每隔150-525納米便有一個循環圖案——這也就是光盤上會出現彩虹光的原因。
(關鍵字:藍光 太陽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