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同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人妻操操性生活视频-五月六月欧美少妇激情-日韩精品影片免费观看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有色產業> 小金屬> 市場動態>

“百年錳都”湘潭市 百年沉疴今朝治

2014-6-27 9:21:30來源:網絡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導讀:
  • 湘潭錳礦地區地處湘潭市北部,是原省屬國有大型企業——湘潭錳礦的所在地,錳礦探明儲量946.5萬噸,保存儲量343萬噸,素有“百年錳礦”、“中國錳都”之稱。
  • 關鍵字:
  • 錳都 錳礦 錳

一塊塊略泛著紅色、規劃平整的土地,一株株枝繁葉茂、迎風婆娑的桑樹,都使人很難想象這里在幾年前還是一片荒蕪的工礦廢棄地,而且是一片飽受鎘、硫、等重金屬污染、無法種植農作物的有“害”之地。
  “這是我們與湖南省桑蠶科學研究所聯合實施的一個對鎘、硫、錳污染耕地采用超富集植物進行修復的示范點。”湘潭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王義謀指著一株株碧綠蔥郁的桑樹欣喜地說,“采用桑樹修復中度污染耕地的好處是費用低、時間短,同時還能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這只是湘潭錳礦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項目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該項目實施一年多來,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承受百年之殤的“錳都”正開始悄然向“生態兩型”之路蛻變。
  “百年錳都”盼春風
  湘潭錳礦地區地處湘潭市北部,是原省屬國有大型企業——湘潭錳礦的所在地,錳礦探明儲量946.5萬噸,保存儲量343萬噸,素有“百年錳礦”、“中國錳都”之稱。
  從1914年開始,湘潭錳礦先后經歷了商辦、官辦和日軍掠奪開采等歷程。全國解放以后,湘潭錳礦曾隸屬中央、省多個單位管轄,完成了礦山從擴建到技改的全面升級。湘潭錳礦在近百年的采礦、選礦、煉礦中,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礦石遠銷西歐、北美、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由于受到市場經濟的巨大沖擊,加之資源逐漸枯竭,湘潭錳礦走向低谷,被迫停產,繼而破產。支柱企業的倒閉使得錳礦地區的發展陷入了一時的蕭條和停滯,礦區遍體鱗傷、滿目瘡痍。
  “自湘潭錳礦2002年停產到2007年破產后,錳礦地區作為老工業區,經濟發展嚴重滯后,生活環境不斷惡化,逐步淪為了長株潭城市核心區域最落后的地區。”談到彼時的湘潭錳礦區,湘潭雨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兼鶴嶺工業園常務副主任龐武良感覺不堪回首。
  實際上,作為老國有工礦企業的湘潭錳礦,在歷經了百年輝煌與滄桑后,留給當地的不僅是破敗和落后的景象,還有滿目瘡痍和很難在短期內修復的嚴重地質環境問題,以及一系列社會問題:地質破壞嚴重,山體裸露,廢渣遍野,采空區遍布,地質沉陷、山體滑坡、房屋開裂等現象時常發生;非法開采、非法冶煉、非法洗砂、非法選錳等活動一度相當猖獗;高污染、高能耗、低產出的中小企業眾多;道路破爛不堪,僅有兩條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寬5米的進出道路;供水限時限量,沿用原湘潭錳礦供水系統,從韶山灌渠引水,經簡單漂白處理后,直接進行供水,分早、中、晚3次,每次1小時;污水處理嚴重不足,企業和居民生產生活所產生的污水南向順勢沿牟渠流入湘江,北向順勢沿靳江河經長沙流入湘江,錳金屬曾超標200多倍,嚴重污染周邊及沿線農田;住房低矮潮濕,2407戶職工居住在建于全國解放初期的低矮棚戶區內,戶均面積不足30平方米。
  “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制約了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嚴重威脅到了當地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以及正常生產生活。”王義謀憂心忡忡地說,“改善錳礦地區的生存環境、生產條件和生活品質迫在眉睫,亟待探索一條符合老礦區實際的治理與發展之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百年錳都”環境破壞不僅帶給人們身心的傷害,也迫使他們重新審視和思考這片原本富饒美麗,現在卻被破壞得貧瘠不堪的土地。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湘潭錳礦地區的發展終于又迎來了新的春天。近幾年來,湘潭錳礦老礦區的治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幫助,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2012年4月,經國家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批準,湘潭錳礦地區被列入國家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項目,拉開了錳礦地區環境治理的序幕。
  湘潭錳礦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項目區域范圍13.4平方千米,治理面積10.82平方千米,總投資3.54億元,計劃分3年實施,能有效改善錳礦地區的生態環境,實現“百年錳都”的綠色生態轉型。示范工程一期投資1億元,主要對青山露采區、胡家圍子、彭家塘等1.5平方千米區域進行治理,分8個標段實施。
  自2013年3月項目開工以來,在湘潭市市委、市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在省、市國土資源部門的具體指導下,當地各有關部門本著“以人為本,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堅持把淘汰落后產能與示范工程有機結合,搬遷26家“三高”和錳制品粗放加工中小企業,征拆廠房2萬平方米,轉運礦石20萬噸、大型設備100多套;堅持把解決歷史問題與示范工程有機結合,以“思想為先,化解矛盾”為目標,與響水鄉砂糖村、鶴嶺村達成協議,妥善解決了原錳礦的次生災害、環境污染、土地權屬、垃圾處理等歷史遺留問題;堅持把“打非治違”與示范工程有機結合,重拳出擊,組織大規模“打非治違”行動10余次,打擊、取締非法企業11家。

改善錳礦區的生存環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是示范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靠礦吃礦”的特殊歷史背景下,錳礦地區的水、電、路、環衛等基礎設施和住房條件等完全依附于原湘潭錳礦。錳礦興,則環境優;錳礦衰,則環境差。示范項目結合錳礦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修復,從道路交通、供水工程、棚戶區改造以及廢棄地利用、廢渣治理、廢水處理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題入手,跳出了“為治理而治理”的圈子,走出了一條“為民生而治理,為發展而治理”的新型治理之路。
  為消除地質災害隱患,他們還對山體滑坡、地面沉陷、深采及露采區域以及廢渣場、尾礦庫等地災隱患區,順坡就勢采取回填、壓實、場地平整和修建排水溝渠等工程措施,徹底消除了地災對當地居民、廠礦和農田的威脅。同時,對于漏水山塘和水庫,他們采用防滲透技術恢復其蓄水能力,滿足了農田灌溉用水的需要。
  耕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也是當地農民安居樂業的基礎。湘潭市國土資源局對礦區污染土地的修復治理給予了高度重視,采取復墾的方式,逐步恢復土壤的耕作能力,并與湖南省桑蠶科學研究所聯合實施生物修復法,即通過生物措施,恢復地表植被和耕地質量,并對平整后的坡地,先進行工程支擋、覆蓋表層土,再種草并選擇適應該地土壤環境的樹種進行復綠。
  “治理重金屬中度污染耕地一般需要10年~20年,費用為每畝50萬元~60萬元。如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進行修復治理,費用則更為昂貴,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采用桑樹修復鎘、硫、錳污染耕地,一般中度污染的耕地只要3年~5年即可達到復耕標準,所需費用也更為低廉,在每畝1萬元左右。”湘潭市國土資源局下屬地質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陳立新介紹稱,通過種植桑樹、發展蠶桑產業來進行污染耕地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不僅能較大程度地降低重金屬污染治理的投入,還能引導農民參與修復治理、增加收入,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通過統籌兼顧、整體聯動、科學施工,項目一期治理的初步成效已經顯現,錳礦地區千瘡百孔的面貌逐步改善,得到了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評估核查組的充分肯定。
  王義謀欣慰地表示:“我們通過創新思路,迎難而上,強力推進工程進度,使示范工程一期進展順利。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示范區內的各類矛盾和問題也基本得到了解決。”
  龐武良則介紹說:“示范工程指揮部將投入相應資金,用于湘錳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改造原有路網,疏通湘錳地區交通線路,包括在錳礦核心地區修建一條長1757米、寬22米的高標準道路——春蘭路,以及投資6億元修建連接長潭西高速和京港澳高速復線出口的白鶴路,與春蘭路對接;改造潭錳路,將其路面在原有基礎上加寬4米,建成瀝青道路。二是大力改造湘錳地區的供水系統,更換破損的供水管線,從九華國家級經濟開發區修建一條供水管道,徹底解決該地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問題。三是改造破舊棚戶區。目前,結合示范工程的推進,該市人民政府已向國家發改委成功申報湘錳獨立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從2014年起,將用3年時間,分批完成該地區的棚戶區改造任務。”
  目前,湘潭市市政府及市國土資源局正在根據示范工程總體方案,抓緊申報二期、三期治理項目,重點開展東風井、清水塘、炸藥庫、碉堡山等區域范圍內的場地平整、地災治理、廢渣廢水治理、植樹綠化、環境修復等工作,爭取全面恢復錳礦地區的地質生態環境,實現從“百年錳都”之殤到“生態兩型”之路的蛻變。

實現循環發展夢
  示范工程對錳礦區的老百姓來說,既是治理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更是區域發展工程。
  湘潭錳礦區處于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核心位置。規劃建設中的湘潭錳礦國家礦山公園和湘潭雨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在錳礦地區形成“一心、一園、三組團”的空間結構。一心即結合伏林大道與白云路的交通優勢,形成綜合服務中心;一園即建成作為園區生態屏障的礦山公園;三大功能組團即工業綜合組團(發展先進裝備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現代物流組團、城鎮改造及產業提升組團。
  湘潭錳礦區作為資源枯竭型老工礦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刻不容緩的戰略抉擇。
  示范工程建設消除了湘錳地區的地災隱患,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生態環境,改造了原有的路網、水網和群眾居住條件,為區域經濟及社會創造了一個較好的發展空間,推手作用非常明顯。雨湖區區委、區政府借勢而為、借力而行,將示范工程建設與湘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科學規劃、統籌兼顧,以示范工程建設為推手,籌建雨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湘錳地區的經濟轉型,以謀求錳礦地區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最大化,實現了區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如今,該地區以獨特的區位、政策和后發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各類治理資金源源不斷地涌入,各方戰略投資者齊聚錳礦地區所形成的投資“洼地”效應也進一步凸顯。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南省環保廳已安排下撥了7500萬元湘江重金屬污染治理資金;湖南省發改委已將錳礦列為獨立工礦棚戶區改造范圍;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支持修建白云路、潭錳路,并將這些道路列入了湖南省“十二五”干線公路規劃;湘潭市市政府已正式啟動錳礦地區供水改造工程;湘潭電化集團將整體搬遷至錳礦地區,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泰和集團、湘資實業、天元置業等企業即將入駐。“百年錳都”正在成為新的長潭腹地、轉型新地和發展高地。
  湘潭錳礦的全面治理將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示范工程的全力推進正催發著礦區人的燦爛笑容,工地上機器隆隆的轟鳴聲正喚醒著“百年錳都”的青春之夢、求索之夢、騰飛之夢。

(關鍵字:錳都 錳礦 錳)

(責任編輯:00955)
每日聚焦
市場動態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有色產業頻道: 基本金屬 | 小金屬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