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應采取措施減少對中國的廢銅出口,以緩解歐洲本土冶煉廠原料短缺的問題。這一呼吁折射出全球大宗商品貿易的政治化趨勢日益加劇,尤其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保護主義政策的背景下。
雷歇在柏林西門子能源公司活動上指出,中國正在大規模收購全球市場上的廢銅,導致德國大型銅冶煉企業難以獲得足夠原料。她強調,歐洲需要制定共同政策,避免中國通過高價競爭將廢料“抽走”,否則歐洲冶煉產業的競爭力將進一步受損。她還建議將此議題納入歐盟經濟韌性戰略的一部分。
過去五年,中國逐步增加銅廢料進口,以滿足本國冶煉廠產能擴張的需求。與此同時,由于礦山銅礦石成本上升,廢料進口成為替代性供應渠道。今年,中國從多個國家增加采購廢銅,尤其是在美國對華直供廢銅大幅降低后。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自歐盟進口廢銅約20.4萬噸,同比增長3.5%,約占其總進口量的15%。雖然占比不算高,但已引發歐洲產業界的擔憂。
雷歇的表態也反映了歐中之間潛在的新貿易摩擦。近年來,歐盟與中國在電動車、清潔能源等領域的競爭加劇,若再在原材料領域增加限制,可能進一步加劇雙方關系緊張。
除廢銅外,雷歇還呼吁德國應加快鋰和稀土的本土開采與開發,以提升供應鏈自主性。這一表態契合歐盟近年來強化戰略原材料供應的政策取向,旨在減少對外依賴,尤其是在新能源轉型加速的背景下。
(關鍵字: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