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報道: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數據,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4.5%,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32.8%。這再次夯實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判斷,也印證了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最新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最終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占比提高,反映出城鄉居民的巨大現實消費需求的巨大消費潛力,也對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宏觀管理者、各領域監管者、中介機構等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說,消費需求的增加是我國經濟“美好轉變”的標志之一。
從整體數據看,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5932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具體而言,國內糧食生產形勢較好,畜牧業穩定增長;工業生產加快發展,結構優化效益提升,各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都實現穩定增長,9月份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達到2012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點,實體經濟主體對經濟前景向好預期在持續改善;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商務活動指數繼續提高,表明經濟內生活力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品價格波動上升,市場銷售繼續較快增長,表明生產-消費這一經濟循環運行良好,對經濟增長的促進效應將次第顯現;而進出口快速增長,外貿結構繼續改善,形成有益的經濟增長助推力量;在此背景下,房地產去庫存取得成績,固定資產投資穩中略緩,投資結構調整也在不斷優化。可以說,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勾勒出一幅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畫卷。
從居民消費品類結構變化可以看出消費升級的明顯特征:前三季度,增長最快的是體育娛樂用品,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17.4%,其次是家具類,增長達到了13.3%,化妝品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中西藥品類、醫療保健類等的用品增長也都實現增長12%以上。另據相關部門的統計,今年暑期電影票房同比增長了30%,最近連續三個季度中國居民出游的意愿都保持在80%以上。城鄉住戶調查統計資料也顯示,居民消費支出當中,居住類、教育文化娛樂類、醫療保健類的消費都是兩位數的增長,而且比重在不斷地提升。這與印象中日常消費主要集中于吃和穿的溫飽型相比,顯然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反映經濟增長已經發生從量到質的轉變。
因而,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向好發展的趨勢沒有變。放在更大的視野里,有質量的經濟增長不僅是核心競爭力,增強國人的獲得感,還將形成凝聚力和吸引力,促進全球經濟包容增長。
(關鍵字:三季度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