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報道:7月26日,上期所聯合浙江期貨業協會在杭州召開2017年第二期有色金屬(銅)產業的培訓活動。培訓中,市場人士就我國銅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度討論,他們普遍認為,近年來由于原材料的價差以及材料應用技術的不斷創新,在終端應用領域的材料替代會越演越烈。不過,國內銅市的消費情況長期來看仍然十分樂觀。
安泰科銅資深研究員何笑輝表示,近年來我國銅消費的主要貢獻者是電力行業,一直保持在全國銅消費的40%以上。近期,受我國基建和環保政策影響,電力行業的銅消費更是占到了全國銅消費的50%。
他表示,鑒于鋁(包括鋁合金)電纜相比銅電纜價格便宜,市場利潤高,在目前的電纜廠中,都新上了鋁合金線纜的生產線,對銅纜的生產規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不過,何笑輝認為,目前國內銅消費的增速還是比較平穩的,“鋁代銅”并沒有對其造成很大的影響。而近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張和今年的“2+26”環保政策都將進一步推升我國對銅的需求。
國際銅業協會對外事務經理朱蕓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目前純電動汽車用銅的平均用量在83公斤左右,遠超于傳統轎車18公斤左右的用銅量。電動大巴的用銅量遠超電動汽車,一輛混合電動大巴就需要89公斤的銅,而純電動大巴的用銅量更高,根據不同的電池尺寸配比,可以達到224—369公斤。
此外,配套的充電樁和電纜對銅需求量也是極高的。充電樁充電模式分為交流和直流,銅的用量分別在8公斤和60公斤左右。目前,我國的充電樁主要為交流充電模式。朱蕓說,2016年,我國新建公共充電樁超10萬個,是2015年的10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成了規模化的充電服務網絡,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得到穩步推進,銅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我國計劃到2020年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500萬輛,配套建立1.2萬個充電站和450萬個充電樁。此外,‘十三五’規劃還提出農村電網改造和配電網升級。就目前的情況來看,2020年前我國的銅消費量會始終維持增長的態勢。”何笑輝補充說。
此外,隨著環保政策的收緊,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陸續出臺具體的減煤措施。空氣源熱泵替代燃煤鍋爐采暖成為主要的技術途徑。市場人士預計,未來五年京津翼地區及山東、山西等省份用空氣源熱泵替換傳統燃煤鍋爐的規模會達到500萬臺左右,會增加10萬噸左右的銅消費量。
(關鍵字:銅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