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消息,兩位冶煉廠知情人士周四表示,中國一些大型精煉鋅生產商計劃定期互通他們的進口鋅精礦信息,以確保收到合理的加工處理費用。
他們計劃建立一個和銅冶煉廠團體--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組(CSPT)相似的組織,CSPI的成員經常共享他們精礦進口和銅產量的信息。
鋅或銅精礦賣家支付加工費用,從中扣除買家支付的精礦價格。
“我們預計未來精礦進口需求強勁,因國內供應不足,”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在被問到何時成立該組織時說道。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精煉鋅需求受到沖擊。
在11月份的一次會議上,10家生產商提議2016年減產50萬噸,試圖以此提振跌至六年低位的鋅價。其中包括株洲冶煉集團公司、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公司和深圳中金嶺南(10.01,0.00,0.00%)有色金屬公司。
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貿易商表示,這10家生產商約占到中國2015年鋅精礦進口的一半。
“毫無疑問中國鋅生產商將建立這種組織。我們會關注其如何運作,”該交易商說道。
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前11個月,中國鋅礦和精礦進口猛增60%至300萬噸。
貿易商表示中國強勁的進口削減了全球市場供應,促使賣方下調現貨加工費用。
貿易商表示,本月,現貨標準鋅精礦加工費用對中國的報價為每噸120-130美元,低于12月底的約150美元以及11月的170-180美元。
(關鍵字:鋅精礦加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