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月15日臺積電發布2015年 Q4的法說會資料,整理它的先進制程進度與現狀;
2015 Q4它的營收中各擋制程的銷售額占比分別如下,16/14nm 占24%;28nm 占25%;40/45nm 占14%;65nm 占11%,這樣在Q4中它的65nm及以下占銷售額己達74%。
2015全年銷售額8434.8億臺幣,增長10.6%.毛利率為48.7%(由于美元升值,它用臺幣比較)。共同執行長之一劉德音預測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增長8%,計算機下降3%,平板電腦下降7%,消費類電子下降5%,并預計全球半導體可能增長2%,代工增長5%,而TSMC 增長 5-10%。2016年它的投資9-10B美元,超過去年的20%以上,除了用于擴充10nm產能外,也將加快7nm及5nm的研發速度。
臺積電的16/14nm全球市占率將從2015年的 50%,到2016年的 70%。它為Apple獨家開發的16nm finFET fan out工藝取名Info。
對臺積電來說,就算失去高通Snapdragon 820的訂單,仍掌握高通中低階手機芯片訂單,而且還掌握英特爾、聯發科、展訊等的手機芯片代工訂單。同時,蘋果今年新一代A10應用處理器大單,已確定由臺積電獨家拿下代工訂單。由此來看,臺積電2016年14/16nm晶圓代工市場占有率將回升到70%以上是有把握。
16/14nm制程己于2015 Q3量產,并于2016 Q1再推出低成本的16nm FFC制程可以爭取更多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晶片代工訂單;
10nm制程于 2016 Q1 試產,預計今年Q4量產 ;臺積電 Q1 已開始接受客戶10nm晶片設計定案(tape-out),今年Q4將進入量產。業界人士認為,由臺積電10nm量產進度來看,已大幅拉近與英特爾距離,并且領先三星至少半年時間,明年可望在10nm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廠。
7nm 制程;臺積電2016年Q1完成首顆7nm制程的靜態存取存儲器(SRAM)樣品產出,計劃2017年 Q2試產,并于2018年量產。
5nm制程,目前尚說不清,按臺積電的估計相比7nm可能晚兩年。對于5nm制程,臺積電的研發團隊已進行一年半時間,正透過相關設備廠協助降低成本,預定可在7nm量產時程的二年之后、即2020年Q1開始量產。臺積電是目前全球第一家率先公布5nm量產時程的半導體廠商,同時臺積電聲稱EUV光刻會在5nm時插入。
張忠謀在Q4的法說會上認為未來5年全球半導體的年均增長率CAGR為 2-3%,而臺積電在未來三年中都會有10%的增長。
(關鍵字:臺積電 手機 電腦 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