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開始,便有多個單位及地質隊進駐安徽省涇縣茂林鎮實施找礦工作,并取得了多項成果。隨著皖南地區地質找礦工作的深入及成礦規律的再認識,同樣是在這一片革命熱土,安徽省物化探院已經持續開展了8年的找礦工作,這些無私的地質隊員們多年來把青春獻給這片多彩的土地,礦區也回報給他們較好的找礦成果。目前,在地表發現了多處鉛、鋅礦化體,在深部也發現多層銅、鉛、鋅礦體和礦化體,連續獲得兩次續作。若能探到礦床,老區百姓們也將獲益。
成礦條件潛力大
工區位于下揚子臺坳皖南陷褶斷帶黃山凹褶斷束黃山復向斜銅山向斜中西段。區內褶皺構造、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工區內及外圍主要出露的巖體為茂林巖體、奎坑巖體。通過大比例物化探工作,發現多處套合較好的異常帶,查區內巖石蝕變較強。在志留系唐家塢組、泥盆系五通組等地層中已發現多條鉛鋅、銀、銅、金、鉬礦體和礦化體,它們均與該區的構造、巖漿巖關系密切。
技術支撐力度大
從2005年至今,該院在查區相繼開展了金異常3級查證、金礦預查、金礦普查工作。目前,常駐地質工作者只有兩位,均為80后。工作任務較重,但是項目組成員兢兢業業,緊密團結,虛心請教專家,邊學邊干,全力完成工作任務。
項目開展過程中,安徽省地礦局的老專家們多次親赴現場指導、檢查工作,給項目開展帶來很大幫助,有效地推動了項目進程,保證了資料的準確和成果的取得。
辛勤耕耘成效大
工區地形復雜,山大路險,野豬、蛇等動物時有出沒,地質隊員與野生動物對峙現象時有發生。山陡林密,滑跤刮傷是家常便飯,若是遇到灌木林、細竹林,那穿行的艱難程度就別提了。有一次在山上拉剖面,路經一竹林,那兒落葉多、山陡,一名地質隊員一個沒踩穩猛然跌了一跤,愣是向下滑了十幾米。盡管條件艱苦,地質隊員們總是充滿激情,如冒險家一般,穿梭在這風景秀麗又危機四伏的山區里,用實際行動極力詮釋著“以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精神。
經過大量地質、物化探工作,對查區的認識程度也不斷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找礦成果。目前,在地表發現了多處鉛、鋅礦化體,經鉆探工程驗證,在深部也發現多層銅、鉛、鋅礦體和礦化體。這成果在外人眼中也許微乎其微,但是當地質隊員看到巖心上礦化的時候,那興奮勁就別提有多高了。
現在,項目野外工作還在進行,隊員們正在對已取得的資料仔細研究,希望能更好的進行下一步工作。人員雖少,大家依然干勁十足,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任務,認真討論、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他們想為革命老區、為國家找到更多更好的礦藏。
(關鍵字:鉛 鋅 銅 鋅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