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科技部網站發布公告稱,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
通過初評的60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公示。
通過初評的2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和3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專用項目在委托管理單位、提名單位及項目完成單位等進行內部公示。
在通過初評的項目中,一批化學化工成果入圍。
60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中,光控液晶高分子致動材料的創造與調控機制,面向二氧化碳轉化的催化劑、反應器和反應流程研究,基于缺陷化學的電催化新體系研究,跨尺度精準共價組裝,真空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氟化調控機制及設計,高純氣體吸附識別機理與應用基礎研究,單原子催化,分子骨架修飾與重構方法創新及應用,基于金屬調控自由基的烴類分子精準轉化,石油的早期形成與演化,新型碳材料的高壓創制、成鍵機制與物性研究等石油和化學成果入圍。
5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中,深海淺部含水合物地層檢測與鉆采安全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南海/渤海超大規模油氣田生產污水物理法處理新技術,耐溫抗鹽凍膠分散體系控水增油關鍵技術與應用,減振降噪超分子彈性體材料關鍵技術與應用,新一代大規模全釩液流電池關鍵技術及應用,煤基聚酯級乙二醇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耐濕熱強界面結合乳液型涂層制備關鍵技術及重大工程應用等石油和化工成果入圍。
13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中,高摻雜超支化聚合物表面防護材料創制及其在國家重大工程中的應用,新一代氯堿離子膜技術創新體系與產業化應用,綠色手性農藥先進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化工園區揮發性有機物精準監測與低碳治理關鍵技術及應用,持液顆粒流化床乙烯聚合反應新技術,大型低壓合成氨成套催化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高性能聚酰胺66工業絲連續聚合熔體直紡關鍵技術及高端輪胎應用,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注射成型關鍵技術與裝備,生物質定向熱轉化關鍵技術與裝備,高性能輪胎關鍵技術及其綠色智能制造,塑料廢棄物低碳高質回收再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等化工成果入圍。
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兩年評審一次,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次授予項目總數不超過300項。其中,每個獎種的特等獎項目不超過3項,一等獎項目不超過該獎種獎勵項目總數的15%。
(關鍵字:化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