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輪胎產量同、環比雙降 開工縮減
中國7月份輪胎產量8,116.6448萬條,同比環比雙降,同比大幅下降13.9%,環比下降4.4%。其中子午胎產量5,179.2475萬條,同比下降0.4%,環比下降2.1%。輪胎市場7月為季節性需求淡季,部分工廠趁淡季停產檢修,來緩解輪胎庫存增加的壓力。
7月工廠開工逐步縮減,主要因市場進入消費淡季,配套及替換需求疲弱,且“雙反”影響下出口美國輪胎數量減少。月內部分工廠推出促銷政策,以期刺激消費需求,但收效甚微。工廠為緩解庫存壓力采取不同措施縮減開工,如休高溫假、停產檢修等。
2、輪胎出口量價齊跌
中國輪胎產能過剩嚴重,出口占其產量的大部分,大約40%的比重用于出口,其中美國是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國,美國市場在出口中占據超過四分之一的份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7月27日發布終裁結果,對原產于中國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做出損害終裁。這意味著,中國輪胎廠商對美出口將被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據統計,美國此次“雙反”中,涉案的中國輪胎企業有超過200家,其中國有輪胎企業被裁定的“雙反”稅率均超過100%,其他企業則平均在40%左右。受“雙反”影響,7月份中國輪胎出口美國數量明顯下降,拖累整體出口量出口金額齊跌。
數據顯示,2015年7月中國輪胎出口量4,092.4276萬條,同比大幅下降11.7%,環比下降4.8%。其中出口美國數量681.1080萬條,同比下降34.9%,環比下降20.7%。出口英國數量15,4.4505萬條,同比下降24.8%,環比下降22.2%。出口澳大利亞數量85.4355萬條,同比增加13.0%,環比增加1.9%。出口墨西哥2,76.2937萬條,同比增加12.0%,環比增加23.8%。出口加拿大數量1,26.7720萬條,同比增加35.8%,環比增加37.7%。
3、出口轉移 海外建廠
美國“雙反”沖擊國內輪胎出口,國內企業紛紛開拓其他區域市場,部分采取增加對歐盟出口、海外建廠等措施擬減小行業沖擊。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很樂觀,首先歐盟輪胎標簽法對在歐盟銷售的輪胎產品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地抓著力等級進行了嚴格規定,而不少中國輪胎企業的產品并不能達到要求。想要順利打開歐洲市場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
對于海外建廠,在部分輪胎企業看來,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等橡膠原產地,雖然能夠降低天然膠的采購價格,但仍需從國內進口一些原材料,這反而使海外生產成本上升。
(關鍵字:輪胎產量 輪胎市場 輪胎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