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6月,按照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咸陽在全省排名倒數第二,優良天數只有80天,遠遠低于各市(區)平均優良天數比例。8月25日,市政協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協商座談會,會議由咸陽市政協主席賀書田主持。會上分析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有部門提出強化聯合執法、嚴格項目準入關口等建議。
現狀
PM10仍為關中五市最高
今年上半年,咸陽市大氣環境質量PM10、PM2.5、O三項指標平均濃度與去年同比大幅度上升,優良天數急劇下降,被環保部約談,一季度出現三年來少有的被動局面。市環保局全力組織協調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落實整改措施,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一些突出問題得到初步解決,6、7兩個月優良天數在關中五市實現“去墊底”,8月份繼續好轉。
“即便如此,環境空氣質量形勢依然嚴峻。”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省上要求咸陽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不少于268天,省考評優最低要求為161天。截至7月底,咸陽市優良天數只有101天,在關中五市最少,與倒數第二城市相差8天。PM10平均濃度142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上升了31.5%,仍為關中五市最高。與省考目標和其他地市存在較大差距,依舊處于被動局面。
問題
治理投入明顯不足
通過調研發現,咸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存在不少問題。市政協副主席邵建珍說,防揚塵治理不到位、周邊產業布局不合理、治理投入明顯不足,與西咸新區的環境監管體制還沒有理順等都亟待解決。
而對防揚塵治理,咸陽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雖然已經制定了網格化管理措施,單位機改前,主要由轄區執法隊定期不定期設點守控檢查,對四個示范區周邊不間斷巡查。但仍然存在渣土運輸市場不規范、執法強制手段缺乏、執法隊伍力量單薄以及部門間合力有待加強等問題。
“其中,國省督辦的興化氣化渣清理不徹底,陜西咸陽化工60萬噸甲醇、陜煤化長武二甲醚2個項目居民搬遷進度緩慢。”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說。距市中心15公里范圍內,除了擺布著化工、玻璃、火電、供熱等廢氣排放量較大的規模以上企業多家,尤其4家大規模化工企業緊鄰城區,同時還集中著燃煤燃氣和尾氣污染,污染物排放量基數大,治理難度大。
“黃標車最高補貼18000元,最低只有4000元,與車輛使用價值差距很大。”交警支隊的民警說,特別是營運車輛車主,多系貸款購車,加之近幾年經濟低迷,經營困難,效益較差,淘汰報廢抵觸情緒大,主動性不強。“咸陽每年列支5000萬元用于黃標車淘汰和燃煤鍋爐拆改補貼等重點工作。”邵建珍說,治理投入明顯不足,治污降霾資金需求缺口仍然很大,購置大氣污染防治設施和設備資金短缺,籌資難度大。
建議
城市規劃融入“城市風道”理念
針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問題,邵建珍說,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大氣污染防治開展立法調研,制定《咸陽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加大和規范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注重“城市風道”的理念和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建設中,融入“城市風道”的理念,把城外的風引進主城區,把空氣中的霾等污染物“吹”走,形成開敞空間和城市的大氣“出氣孔”。
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建議建立由政府牽頭,協調公安交警、交通、住建、秦渭兩區綜合執法等部門和單位,開展對渣土車突出違法違規行為的經常性聯合整治和監督機制,使之常態化。“我們將會把揚塵治理作為建筑市場準入清出機制的主要考核內容,與建筑企業資質、招投標工作相掛鉤,確保揚塵治理工作取得長效。”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員說。
“興化堆積的氣化渣問題,咸陽已投資700多萬元將大量氣化渣規范化清運到位,但是企業承諾資金一直不予兌現。”興平市政府的工作人員建議,嚴格項目準入關口。從全市環境資源承載力出發,加強環評調控,合理配置產業,堅決杜絕“兩高一資”企業落戶。目前,出臺的生態補償和獎懲機制尚處落實起步階段,建議市上強力推進,切實調動各方環保工作積極性。
(關鍵字:環境空氣質量 大氣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