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7月份,年內新增地方專項債券發行規模達13547億元,同比2020年下降40.2%,同比2019年下降20%。據數據顯示,截至9月9日,年內新增地方專項債券發行規模達19422.18億元,已完成全年專項債務限額(36500億元)的53.2%。8月份新增專項債發行4884億元,為年內單月發行量高點。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受到基數效應影響,投資增速“前高后低”,今年1-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但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3個百分點。公路投資方面,2021年1-7月完成公路固定資產投資1.3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8%,但從月度公路建設固定金額投資數據來看,從2021年4月份開始,單月投資出現減少跡象,尤其是2021年7月份完成公路固定資產投資為2293億元,環比減少13.19%,同比減少10.9%,公路建設投資減少明顯。
基建投資對于專項債資金的依賴性增強,但1-7月專項債發行節奏緩慢,8月才開始加速,導致基建投資增速有所放緩。在9月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呂文斌表示,將加強跨周期調節,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作用,促進投資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專項債券發行進度較去年放緩,但下半年發行的專項債券規模將高于去年同期,有助于穩定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增長。
那么傳導到作為基建產品的瀝青而言,新增專項債發行將有利提振業者積極性,對道路項目開工以及施工實際拉動效果或將顯著增強。
整體來看,今年下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呈現出發行總量顯著增加趨勢、發行進度也將明顯加快等特點,受此利好,也會對公路建設以及瀝青需求形成進一步支持。
1、 看法:專項債發行量新增利好當前市場業者心態,但何時到位、落地仍不明朗,或制約道路瀝青需求量。并且基建有很多構成,涉及到道路項目不是很明朗。同時今年為“十四五”第一年,項目工程多為路基等階段,因此或限制對瀝青的需求。但全面來看,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尤其在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上保持高位運行,未來需求可期。
2、 展望:
悲觀觀點:不看好后市市場,目前瀝青市場圍繞成本、供應、資金、環保等因素表現不一,資金不好說啥都沒用。個人認為山東基本再10月底就完工了,東北已經陸續進入收尾階段,所有煉廠、社會庫庫存或持續增加,四季度末大伙都不想囤大量貨過年或者高價持有
樂觀觀點:當前市場需求有好的起色,最近的出貨已經明顯有改善。目前從成本端來看,對瀝青有個支撐,同時疊加專項債消息面利好,后市市場講會呈現向好走勢。
震蕩觀點:中長期來看,道路工程仍有不少,但就目前而言,國內瀝青價格跟隨原油相關性高于往年,因此在專項債等利好因素來臨,也要考慮成本以及基本面,因此對后市看法持謹慎觀望態度。
(關鍵字:瀝青 市場)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