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同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人妻操操性生活视频-五月六月欧美少妇激情-日韩精品影片免费观看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能源產業> 石油> 推薦資訊

國際成品油市場供需分析

2014-5-15 9:01:48來源:期貨日報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導讀:
  • 成品油是經過原油的生產加工而成的,原油加工過程中的產品主要有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六類。其中,石油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占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準,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 關鍵字:
  • 國際 成品油

按照《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商務部令2006年第23號)中的定義,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成品油是經過原油的生產加工而成的,原油加工過程中的產品主要有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六類。其中,石油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占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準,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貿易流向

據IHS統計,2012年全球汽油產量為2111萬桶/日,同比上升1.3%,高于2005—2010年0.3%的年均增速;需求為2264萬桶/日,供應略顯偏緊。

北美:北美是最大的汽油生產地區,2012年產量達834萬桶/日,同時也是最大的消費地區,達到944萬桶/日,但已經明顯低于其2007年 1002萬桶/日的消費高峰,供需缺口也因此下降,從而使其從歐洲的進口從2005年59萬桶/日下降到43萬桶/日,這也是促使歐洲汽油產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歐洲:歐洲汽油產量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歐洲汽油消費的下滑,2005—2010年和2010—2012年其消費量年均分別下降為3.7%和4.7%,2012年消費量為213萬桶/日。同時,歐洲汽油流向非洲、拉美地區的數量增加,部分抵消北美的下降。

亞太:亞太是汽油第二大產量和消費地區,2005—2010年產量與消費年均增速分別為4.9%和4.0%。2012年同比增速分別為5.5%和 5.4%,產量和消費量分別達到540萬桶/日和530萬桶/日,供應略有剩余。出口流向非洲、中東、南北美洲,印度是主要出口來源。

煤油供需現狀及主要流向

據IHS統計,2012年全球煤油產量為684萬桶/日,同比增長0.6%;需求為650萬桶/日,同比增長0.3%。

亞太仍是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地區,2012年產量為253萬桶/日,消費221萬桶/日,小部分過剩。北美次之,生產和消費分別為157萬桶/日和 153萬桶/日,供需基本平衡。中東地區產量也有剩余,產量和消費分別為81萬桶/日和50萬桶/日。歐洲地區煤油供應依然短缺,2012年產量102萬桶/日,而消費126萬桶/日。

煤油供需結構和流向相對簡單,主要是歐洲有較大缺口,來自中東、亞太、前蘇聯地區的資源補充。北美供需基本平衡,與拉美地區資源互有來往。

柴油供需現狀及主要流向

據IHS統計,2012年全球柴油產量為2608萬桶/日,同比增長0.4%,低于2005—2010年1.3%的年均增速。柴油需求為2656萬桶/日,供需基本平衡。

亞太:亞太地區是世界最大的柴油生產和消費地區,2012年的產量和消費量分別為902萬桶/日和858萬桶/日,同比增速分別為2.5%和 2.7%,是產量和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亞太柴油貿易以區域內貿易為主,2012年向區域內出口125萬桶/日,較2005年的83萬桶/日增加約 50%。只有印度部分柴油資源流向非洲、歐洲、中東和南美地區。2005年有12萬桶/日的柴油來自中東,現在已經降為2萬桶/日。

歐洲:2012年歐洲柴油產量為550萬桶/日,比2005年下降了38萬桶/日;2012年柴油消費635萬桶/日,比2005年下降了7萬桶 /日,比2008年高峰下降了27萬桶/日。歐洲的柴油缺口主要由北美和前蘇聯地區資源填補,2012年分別從這兩個地區進口了40萬桶/日和49萬桶 /日的柴油,但從北美的進口在增加,而從前蘇聯地區的進口在減少。歐洲柴油主要出口到非洲,2012年的出口量為19萬桶/日。

北美:2012年北美的柴油產量為511萬桶/日,同比增長為0.2%,2005—2010年年均增速1.1%;2012年柴油消費為435萬桶 /日,維持供大于求態勢。其過剩柴油除輸往歐洲外,還輸往拉美地區,2012年的出口量為58萬桶/日。北美內部的貿易主要為加拿大向美國出口柴油,2012年的出口量為10萬桶/日。值得注意的是,北美在2005年尚是柴油短缺地區,但產量增加和需求低迷推動了出口貿易的增加。

拉美:拉美需求增長迅速,從2005年的207萬桶/日增加到2012年的276萬桶/日,而其產量同期卻下降了15萬桶/日,為191萬桶/日。從北美地區進口的數量由2005年的11萬桶/日增加到2012年的58萬桶/日。并從印度進口少量柴油。

(關鍵字:國際 成品油)

(責任編輯:00633)
每日聚焦
期刊下載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鋼鐵產業頻道: 管帶材 | 硅鋼 | 板材 | 建筑鋼材 | 涂鍍 | 不銹鋼 | 中文國際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