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iningNews.net網站報道,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8月12日宣布,根據3月份通過的工業發展計劃,俄羅斯希望在2030年將“高產稀有金屬”(Large-tonnage rare metals,LARM)年產量提高到5萬噸。
LARM是俄羅斯用于描述多種關鍵礦產,包括鋰、鎢、鉬、鈮和鋯的術語。
俄羅斯工貿部稱,該國政府所謂的“小眾稀有金屬”(Low-tonnage rare metals,LORM)包括鉭、鈹、鍺、鎵和鉿,2030年目標產量是80噸。2024年,俄羅斯幾乎不生產這種礦產。
根據這項計劃,俄羅斯政府目的是建設國內加工能力,以生產精煉產品供國內市場銷售。
7月2日,俄羅斯工貿部長安東·阿利哈諾夫(Anton Alikhanov)在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宣布,政府正在同投資者合作,推動關鍵礦產和稀土金屬領域的20個項目。
該部正在篩選能夠獲得國家支持,包括對研發活動的直接補貼,貼息軟貸款和降低進出口關稅。根據工業發展計劃,俄羅斯計劃從聯邦預算中抽取600億盧布(7.44億美元)支持該領域的幾個項目。
目前,關于俄羅斯關鍵礦床的規模或可行性標準尚未達成共識。
2024年,俄羅斯聯邦地下資源管理局(Rosnedra)預計,該國關鍵礦產和稀土金屬蘊藏量大約2880萬噸,位居世界第二位。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則估計,2023年俄羅斯稀土礦產儲量只有100萬噸,位于中國、越南和巴西之后居第四位。
過去幾年,俄羅斯通過的所有稀土項目都已停滯,因為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大多數礦床開采都無法盈利。
例如,俄羅斯國有企業國家技術集團(Rostec)于2014年及其合作伙伴通過招標獲得了西伯利亞北部雅庫特的托姆托爾斯科耶(Tomtorskoye)項目。該項目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稀土礦床之一,儲量接近320萬噸,原打算于2019年或2020年投產。
然而,Rostec于2019年退出該項目,從此以后該項目的未來一直不明朗。
另外一個試圖在俄羅斯開始稀土生產的是化肥制造商阿康集團(Acron Group),2016年在摩爾曼斯克地區開始從獨磷灰石-霞石提取稀土金屬氧化物。這筆估計為5000萬美元的投資打了水漂,由于利潤低,該廠于2021年停產。
戰略意義
觀察人士對俄羅斯是否能夠按照目標擴大稀土金屬生產仍然持懷疑態度。
“單從經濟角度看,俄羅斯稀土礦床開采毫無意義”,俄羅斯礦業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之所以制定這個計劃,是因為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下,我們(俄羅斯)不想依賴進口這些至關重要的原材料,即便是它們來自友好國家”。
“可以認為,正是由于稀土礦對于國民經濟具有戰略意義,俄羅斯才會繼續生產稀土”,消息人士補充說。
“俄羅斯稀土金屬行業的關鍵問題之一是缺乏必要的技術 ”,國家能源安全基金高級分析師、俄羅斯聯邦財經大學專家伊戈爾·尤什科夫(Igor Yushkov)解釋說。“考慮到制裁因素,俄羅斯實際商需要研制幾乎所有用于開采和加工稀土金屬的設備”。
因此,俄羅斯稀土生產成本預計將進一步上升,尤什科夫表示。近期產業發展計劃承諾的國家援助可能會提供一些幫助,但并不能保證其長期盈利能力。
尤什科夫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稀土的興趣可能會對俄羅斯的稀土產業產生影響。
2月份,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美國可能有興趣探討在俄羅斯聯合勘探稀土金屬礦床。
尤什科夫指出:“美國撤銷對稀土開采技術轉讓的制裁,并允許美國企業投資稀土礦床,可能有助于俄羅斯稀土金屬產業快速發展。”
(關鍵字:俄羅斯 稀有金屬 鋰 鎢 鉬 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