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出千山綠,湘江河畔萬象新。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株硬公司棒型材產品產量同比增長17.62%,環比增長83.68%,其中重點產品同比增長18.82%。毛利同比增長105.47%。成立僅三個多月的型材分公司,抓質量搶進度,向上級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尤為亮眼的是在進口品牌大行其道的材料領域,型材分公司生產的高端棒型材產品被越來越多的客戶所倚重,受到廣泛贊譽。
提前布局,引導產品轉型升級
做大做強做優硬質合金產品,為民族工業作出更大的貢獻是幾代株硬人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家“一五”期間建設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的硬質合金企業,公司一直堅持以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為先導,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前布局高端刀具、鉆具材料國產化,引導棒型材產品轉型升級。
2011年,為加快發展速度,型材合金事業部就積極和重點實驗室聯系,全力以赴推動研發課題立項,加快課題研發進度。研發人員針對事業部在市場上的薄弱產品,瞄準國際前沿技術和高端材料,著手研發高附加值產品,增強產品競爭力。研發人員從原材料選取、輔材準備、工藝路線入手,找數據,查資料,經過反復試驗,螺旋孔棒、新型槍鉆一批研發項目取得重大突破。而其中的艱辛只有當事人才能明白。以螺旋孔棒研發為例,研發人員為攻克成型劑的難題,花費一年時間,做過的試驗不下百次。面對困難,研發團隊相互打氣,打破了國外對該領域的技術封鎖,于2015年成功將螺旋孔棒投入市場。該產品及配套技術被列入2017年度湖南省工業領域“百項重點新產品推進計劃”,為推動我國硬質合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邁向中高端邁出了堅實步伐。
抓住契機,追趕世界一流
近幾年來,隨著貿易戰的升級,如何突破封鎖,公司領導要求型材合金事業部堅持走技術創新發展之路,不要被西方國家遏住‘發展之喉’,在中國刀具、鉆具及材料制造中體現擔當作為。
型材合金事業部重視研發前客戶需求調研,促進技術創新與營銷模式創新深度融合,加強與上下游企業合作,實現重點產品研發的突破,解決瓶頸問題,型材合金事業部同時為客戶“量體裁衣”,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加工材料的不同,為客戶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將技術服務做到極致。針對客戶的信息反饋不斷地進行優化提升,多措施多途徑入手,使通用性材質,高端產品都滿足了客戶需求。其中,涵蓋鈦合金加工用材質、高溫合金加工用材質、木工刀具材料的S系列產品的品質已達世界領先水準,部分產品在航空、5G等領域顯示作為。其中PCB鉆針原材料完全實現進口替代,在去年的疫情中,這款產品在口罩、線路板(測溫儀)的加工中得到了大量應用,為公司的發展孕育出嶄新生機。
型材合金事業部不滿足于既有成績,去年6月在華南地區舉辦新品發布會,棒型材產品吸粉無數。8月份,事業部在華東地區再次舉辦新品發布會,棒型材產品的熱度再度加火升溫,多項2020年推出的高、精、尖產品受到了客戶好評。會展成功證明國內刀具、鉆具企業對國內刀具、鉆具材料充滿期待,也證明了國內的硬質合金企業有能力做好刀具、鉆具“中國芯”。事業部乘勢而上,2020年棒材銷售額增長近30%,用漂亮的答卷證明了自己的“能”和“行”。
不念過往揚帆新征程
2020年12月25日,公司2000噸/年高端硬質合金棒型材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廠房工程通過竣工驗收。12月29日,型材分公司注冊成立。2000噸/年高端硬質合金棒型材技術改造項目是公司近20年來的一個重大項目,被五礦集團和中鎢高新寄予厚望,技改廠房是國內最大的硬質合金整體廠房,在建設過程中采用了不少新材料、新技術。
分公司成立后,棒型材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得到全面升級。以壓制為例,壓機全部配備了自動壓力機機械手,自動化實現率100%,現在一個人可以同時操作7臺壓力機,壓制人員從原來的50多少減少到現在的13人;工具棒自動化檢測機、小直徑線材擠壓機、混合料立庫,包裝立庫等智能化裝備應運而生。裝備的升級使型材分公司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質量控制更為精準,為棒型材產品推陳出新,邁向新的制高點做好了充分準備,也為打破技術封鎖提供了可能。裝備的優化升級還積極響應了國家循環經濟理念,分公司將壓力爐循環水余熱收集起來加以利用,轉變成生產所需要的高品位熱水,達到了節能環保、降本增效的目的。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型材分公司決心不念過往,揚帆新征程,抒寫新篇章,打造更多更好的刀具、鉆具“中國芯”。
(關鍵字:株硬 棒型材 硬質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