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硅錳價格出現持續上漲,但近日跟隨鄭商所硅錳企業調研團在寧夏產區調研時發現,目前不少硅錳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由于原料錳礦價格大漲,加之部分鋼廠減量壓價采購,硅錳企業多采取減產保價方式應對。因此,當地硅錳企業開工率整體偏低。
據期貨日報3月23日消息,上海中期鐵合金研究員李佳佳表示,從2016年年底至2017年年初,硅錳企業的開工率維持低位。“前期鋼廠招標量減少,而且當時臨近年底,企業急于回籠資金就低價出貨,硅錳市場快速轉弱,硅錳企業開工率開始降低。目前市場雖然回暖,但還是覆蓋不了前期高價礦的生產成本,前期關停的爐子依然沒有重啟。”
寧夏晟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寧夏晟晏)是我國目前產能最大的硅錳合金生產加工基地。據該公司銷售部相關負責人關相孔介紹,寧夏晟晏共有12臺礦熱爐,其中11臺用于生產硅錳合金,1臺生產硅鐵。硅錳合金設計年產能55萬噸,實際產能52萬噸,目前開工率處于歷史低位。關相孔說:“目前用于生產硅錳合金的礦熱爐開工7臺,其余3臺檢修,1臺負荷為50%。在正常情況下,我們11臺爐子的開工率都是100%,像現在這樣檢修的情況比較少見。”
據了解,寧夏晟晏設備檢修是從今年市場反轉開始的。“去年市場單邊上行時,我們的幾臺爐子都在‘帶病’作業。春節后鐵合金行業出現了反轉行情,我們決定抓緊時間把爐子檢修一下,至于什么時候復產還沒有確定,主要還是看后期市場情況。”關相孔表示。
調研團走訪的其他兩家企業也存在開工率低的現象。寧夏吉鑫合金有限公司(下稱寧夏吉鑫)共有4臺生產硅錳合金的爐子,其中3臺為30000KVA,1臺為16500KVA,年產能達到20萬噸。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開了3臺大爐,日均產量500噸。“2014年市場最差的時候也沒停產,現在開工率低是因為企業還處于虧損狀態,市場價格變化太快。”該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硅錳合金主要生產成本包括錳礦、焦炭采購及電費,占比最大的是錳礦,調研團21日走訪的三家企業均以進口錳礦為主。據寧夏吉鑫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錳礦主要使用南非礦與澳礦。“由于2—3月份國外錳礦惜售,目前正在消耗前期采購的高價礦,成本高企使得公司挺價意愿強烈。”
據了解,寧夏吉鑫的產品銷售貿易商占70%,鋼廠直銷占30%。上述負責人說:“針對貿易商的定價模式根據行情而定,行情好的話定價周期短,行情不好的話可能就按月度定價。這兩天對貿易商的出廠加工價為7000—7200元/噸,貿易商不接受這個價格,但只有到這個價格才能與成本持平。”
調研團走訪的寧夏吉元冶金集團有限公司產能利用率已降至50%,該公司共有6臺爐子,目前開工的有3臺。該公司副總經理莫軍寧直言,2月份產品賣不出去,加上電廠檢修,導致開工率下降。“從我們的成本占比來看,錳礦占50%,電費占25%。當前開工企業的成本都很高,以現在手中的錳礦價格推算,產品價格要達到7800-8000元/噸才行。”莫軍寧說。
(關鍵字:錳 硅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