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斷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國有地勘單位找礦主力軍作用,礦產資源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突出成績,朝著“再造一個礦產資源江西”目標闊步邁進。
江西省委書記強衛提出:“礦產資源配置開發一定要和全省產業發展規劃相結合”;省長鹿心社經常深入找礦一線調研指導。
江西省地礦局貫徹國務院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部署和江西省委“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16字方針,提出用“三光榮”教育、“四特別”精神,推動“五局戰略”,瞄準“六大目標”,實現“再造一個礦產資源江西”的“江西地礦夢”,用“江西地礦夢”編織“中國夢”的發展戰略(“三光榮”即“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四特別”即“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五局戰略”即“地質勘查立局、礦業開發富局、科技創新興局、人才集聚強局、改善民生穩局”;“六大目標”即“找礦貢獻大、服務社會好、綜合實力強、產業結構優、職工富裕文明、隊伍和諧穩定),將工作重心迅速調整到全力開展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全方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改革機構設置、人才配置和制度設計,大幅增加地質找礦投入,增設技術服務機構,成立了贛南、贛北、頁巖氣、水工環四個院士工作站,柔性引進兩院院士11人,組建了世界礦產經濟研究所、江西省現代農業地質研究所、江西省頁巖氣調查開發研究院、鄱陽湖生態環境研究所、地質災害防治應急調查研究中心及重金屬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修復中心等。
一系列改革舉措促進地質找礦工作不斷取得突破。近年,江西省地礦局在贛北武寧縣大湖塘開展鎢礦勘探,實施技術與資本結合,70多臺鉆機大會戰,僅用18個月找到并探明儲量106萬噸的世界最大鎢礦,在贛北再造了一個”世界鎢都“,改寫了江西”南鎢北銅“資源分布格局,僅此一礦就完成全國找鎢”十二五“規劃任務。
在贛東北浮梁縣朱溪,江西省地礦局發現最大見礦厚度達578米的鎢銅礦體,鎢銅遠景資源量均逾百萬噸,品位、規模都將超過大湖塘;在贛中,新探明鐵礦資源4億多噸,再造了一個新余鋼鐵資源基地,預測鐵礦遠景儲量15億噸;在贛北九瑞地區,預測銅資源量400多萬噸;在全國率先自主開展并完成全省頁巖氣前景調查研究,預估江西頁巖氣資源儲量可達5.6萬億立方米,這對缺煤無油的江西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在信江、吉泰盆地、贛南等地新發現近萬平方公里富硒巖土資源,幫助豐城市建設”中國生態硒谷“,為江西特色農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南昌、萍鄉、新余等城市和井岡山、武功山等風景名勝區,發現了優質豐富地熱資源。
江西省地礦局黨委書記、局長彭澤洲說,”再造一個礦產資源江西“絕非一句空話、大話,而是經過充分論證、有具體內涵的,一是主要礦種儲量要翻番,二是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總量要翻番。2012年以來,江西省地礦局提交的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超過3000億元,礦產資源遠景儲量潛在經濟價值達萬億元以上。
(關鍵字:江西 鎢礦 銅資源 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