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家記者見面會(第二場),邀請了四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速企業轉型升級”主題與大家進行交流,并回答記者提問。
現場,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鋁業協會會長,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就集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用科技賦能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推動企業由“創業魏橋”向“創新魏橋”“科技魏橋”加快轉變作了詳細闡述。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集團研發投入占比逐年遞增,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每年自行設計開發各類新產品4000多個,9家子公司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670多項創新成果獲得專利。
加強產學研合作,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2019年,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信信托合作,共建魏橋國科科技園項目,設立多個研發創新中心,引入創產項目40余個,開展120多個科教項目,引進、合作包括10名院士在內的高端人才超過150人,超高精細光刻膠、鋁基復材、彈性布基導線等多個項目建成,在解決國家重點“卡脖子”技術問題上邁出了關鍵步伐。集團還建有魏橋創業院士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東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等20余家研發平臺。
積極承擔國家和省級重點研發項目。1個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面向織材行業機器人自動化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已經啟動,2個山東省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抑菌紡織品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基于鋁基的交通輕量化科技示范工程》,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
張波董事長介紹了近年來我集團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突出舉措。“ 我們從事的是傳統制造業,產業規模大,轉型難度也大,近幾年,我們主要還是圍繞存量資產的升級改造下功夫。實施路徑主要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魏橋紡織板塊先后改造建設了11個智能化分廠,以“智能矩陣”推動企業數字化升級,用工節約50%以上,能耗降低40%以上,用水節約20%以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先后榮獲中國紡織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國家級綠色工廠等十幾項榮譽,為行業智能化發展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持續抓好鋁的精深加工,2016年成立魏橋蘇州大學研究院,建設魏橋輕量化基地,攻克了一系列輕量化高端鋁材及零部件、先進金屬材料等關鍵技術,先后開發多種新型鋁合金產品,較現有的鋁合金型材,強度提高了20%,減重30%—50%,處于國際先進水平。2023年以來,在山東省內多地布局新能源輕量化項目,持續打造輕量化零部件基地。
魏橋創業集團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全系列600千安特大型陽極預焙電解槽,投產近10年來,整體技術一直保持國際領先水平,三次被評為電解鋁行業唯一的能效“領跑者”企業,被評為“國家節能標準化示范項目”。累計投資100多億元,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熱電、氧化鋁、電解鋁的超低排放,電解槽煙塵顆粒度、二氧化硫分別為2和10毫克/立方米,遠低于國家標準的10和100毫克/立方米,均為國際領先水平。目前集團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省級綠色工廠1家。
(關鍵字: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