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年的水污染事件讓飲用水安全受到人們關注,伴隨社會“水危機”頻發,人們對凈水器的需求提升。在2010年的7月,中國實施的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讓眾多消費者生產廠商看到了機遇。
目前有許多品牌已經加入這個市場。除了飲水機行業的沁園、安吉爾等企業外,包括美的、海爾、九陽甚至熱水器行業的A.O史密斯、廚房家電行業的方太等也以合資公司的方式加入。還有在高端市場擁有優勢的3M、施特勞斯等國外品牌,以及浙江一帶之前從事水家電OEM的企業。
“在傳統的飲水機、凈水桶市場2010年開始出現負增長后,面向中高端的凈水機市場過去兩年都保持著150%~200%的高速增長,2012年以來這一速度變得更快。”凈水器的發展注定將會成為2014年市場的焦點。
家電巨頭和外資品牌的集體殺入,正在讓中國凈水器市場格局發生變化。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凈水器廠家已經發展到3000多家。近幾年每年以30%的速度發展。
為什么眾多家電行業巨頭會進來?“傳統家電已經普及,但凈水器普及率很低,北上廣還不到15%,一般城市不到5%,農村基本空白。”以我國13億人口、約4億家庭計算,如果有1/4的家庭安裝凈水器,那么凈水器的需求量就有1億臺,若按每臺1000元計算,中國凈水器市場規模將達1000億元。
相對于傳統家電的低毛利,凈水器行業的毛利率超過50%。更重要的是,這是家電行業少有的“耗材行業”,除了制造利潤和銷售利潤外,還可以通過銷售濾芯等耗材來持續獲得服務利潤。
“草根”式迅猛成長的凈水器市場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埋下諸多隱患。我國對涉水產品實行衛生許可制度,生產企業必須按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衛生許可批準文件,取得批準文件后方可生產和銷售。
凈水器市場上產品種類繁多但良莠不齊,企業在推廣產品的時候一味炒作新概念,讓消費者無從選擇。與傳統家電市場不同,目前凈水器行業多為中小型企業,還沒有形成大型企業,多數品牌未形成一定規模,市場集中度不高。小企業缺乏經濟實力,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營銷網絡,也很難進入傳統家電的超市和商場渠道,主要銷售渠道依賴于經銷商和建材市場,這也造成銷售環節的不規范,存在夸大宣傳和欺騙式銷售。
在技術方面,國內企業雖然擁有渠道和品牌優勢,并不具備核心凈水技術。美的、海爾、九陽等家電巨頭都要通過合資等方式來采用國外巨頭的最新技術。比如海爾采用施特勞斯的MAZE凈水技術,而美的在與韓國清湖集團合作后,2012年又采用美國陶氏化學的FILMTEC反滲透膜技術,與天狼星成立合資公司的九陽則采用韓國picogram專利技術、美國陶氏反滲透膜等多項技術。
凈水器行業遠未成熟,還在消費對象的啟蒙期和銷售市場的培育期。“市場將會在幾年內洗牌。生產企業可能會從現在的3000家減至300家,甚至是30家,不斷整合。”
對于現在的凈水器來說,不僅濾芯要定期的更換,在后期服務方面凈水器工作量又大,有些有毒有害物質還在濾芯里面,時間長了就起不到凈化的作用了。但筆者也看到了凈水器市場的新規范,當一切被定義好后,凈水器市場將會越來越出色。
(關鍵字:凈水器 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