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多媒體(01070.HK)昨天(10月24日)公布三季報顯示,受節能惠民政策退出影響,今年第三季度內銷目標沒達預期,部分庫存產生跌價,使TCL多媒體今年前三季凈利潤同比下跌八成。這折射出國內彩電業的“政策后遺癥”。
今年前三季,TCL多媒體的營業額達278.88億港元,同比增長13.3%;但凈利潤同比下跌82.4%,至1.12億港元;液晶電視銷量達1252萬臺,同比增長15.4%,其中,中國銷量同比增長17.6%達702萬臺,海外銷量同比增長12.7%達550萬臺。
為什么銷量增長卻凈利潤下降?TCL多媒體在公告中解釋說,節能惠民政策自今年6月份退出后,由于部分需求被提前透支,中國市場對LCD電視的需求下降,導致第三季中國市場銷售量未達預期目標,中國市場的經營溢利同比下跌35.2%。
此外,TCL多媒體今年年初對市場需求判斷較為樂觀,原材料及產品庫存較多,原材料及產品價格下跌導致相關庫存需做出較大減值,加上由外來供應商提供配件導致個別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額外增加售后服務成本。
加之,隨著智能電視的普及,電視機行業生態不斷轉型,市場競爭愈趨激烈,電視機的平均售價及利潤受到擠壓。
不只TCL,國內主要的彩電廠今年第三季度都對行業的“轉冷”感同身受。受政策退出影響,今年7~9月,康佳凈利潤將同比下跌17.5%~91.6%,預計盈利45萬元~445萬元;海信電器今年7~9月,凈利潤也從去年同期的3.32億元,略降至3.16億元,盡管其今年前三季的收入、凈利分別同比增長23.59%和24.24%,至206.5億元和11.3億元。
“政策退出,對中國彩電業影響很大。”奧維咨詢平板事業部總經理劉闖向記者分析說,國內彩電銷量今年6月同比下跌20%左右;7月仍同比下跌超過10%;8月銷量同比略增,但價格和利潤都在下降;9月同比下降超過10%;“十一”國慶假期,國內彩電銷量十年來首次同比下跌。
因為這不只是節能惠民政策退出,劉闖分析說:“從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到節能惠民,五年半的刺激政策全部沒了,中國市場一下子怎么承受得了?整個中國彩電業,從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將進入盤整期。”
奧維預測,2013年第四季度國內彩電銷量將達到1272萬臺,同比下降2.8%。不過,由于今年上半年大幅增長30%,2013年中國整體彩電銷量4672萬臺,仍將同比增長10%。但2014年,國內彩電銷量預計為4564萬臺,將比2013年下降2%。
內憂外患,除了國內市場盤整,互聯網企業對智能電視市場也虎視眈眈。劉闖認為,互聯網企業的智能電視銷量不大,但卻把價格放得很低,這將影響消費者的信心,使彩電業處于“低位運行”狀態。
他建議,彩電廠調整產品結構,向高端轉型,“行業低位盤整是結構升級的好時機”。
盡管彩電業務承壓,TCL集團(000100.SZ)昨晚(2013年10月24日)發布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TCL集團營業收入達610.96億元,同比增長26.08%;凈利潤17.42億元,同比增長131.72%。這主要得益于華星光電前三季實現凈利潤14.15億元,成為集團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智能手機銷售增長加快,產品均價和毛利提升,TCL通訊三季度實現較好盈利。
今天,三星蘇州8.5代線項目將舉行竣工儀式,預計在今年四季度投產。劉闖預計,隨著面板產能增加,如果明年面板價格下跌,那么彩電業上下游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關鍵字:彩電業 TCL 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