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鋼股份(600282.SH)董事長楊思明,在今天與太平洋海工簽署戰略合作協及船用鎳鋼推介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詳細介紹了公司力推的“十大改革”,希望通過多種方式降本增效,扭轉連續兩年虧損的局面。
此前,南鋼股份已經預告2013年歸屬母公司的凈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南鋼股份太平洋利潤虧損6.18億元,由于連續第二年虧損,公司在今年將被戴上ST的帽子。
楊思明告訴記者,“十大改革”主要包括將三項費用的控制下放到各個廠,預計一年可以降本4-5億;通過逐漸減少外用工的比例,三年后使公司人員從現在的1萬8前任減少到1萬3千人;推行生產線承包,以及對科技項目進行重獎等。
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通過加快高端產品研發與產品結構優化來“增效”也很重要。作為中厚板材的生產基地,南鋼是國內主要船板供應商之一,最近幾年也在著力攻堅高端船用板,比如成為國內第一個批量生產LNG船用9鎳鋼板的鋼鐵廠家。
去年,南鋼就供應了太平洋海工三條LNG船用鎳系鋼板7175噸,打破了國外鋼鐵企業的壟斷。而太平洋海工也是國內首家自行設計和建造中小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公司。
楊思明告訴記者,今年兩家公司將開展深度合作,聯手推動天然氣材料、裝備國產化進程。2014年,太平洋海工有6艘27500立方米LNG船、3艘22000立方米和4艘17000立方米液化乙烯氣船等多艘液化氣船在建造,所需鋼板也主要由南鋼供應。
據記者了解,LNG運輸船是國際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產品, 目前只有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少數國家能夠建造。而在我國LNG產業發展初期,建造LNG儲罐所用的鎳系鋼也全部依賴進口,不僅價格高昂,而且交貨周期長。鎳系鋼在南鋼實現國產化后,交貨時間將從14個月縮短到2個月,價格也會便宜不少。
而巨量的LNG貿易正在催生LNG船巨大市場需求,根據中國目前LNG進口量估計,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擁有超過65艘LNG船,其中中國海油正計劃建立20多艘規模的LNG船隊。
(關鍵字:南鋼 扭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