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房地產板塊開盤遭遇全面下跌,一度跌幅達到2.56%,板塊134個股票全綠,最終收報于6871.31點,跌幅為0.93%,創2012年2月15日以來新低。
當日,地產板塊主力凈流出1.94億,占據板塊跌幅榜第四名。其中,92只個股下跌,占比65%,金科股份以3.9%領跌。
統計局8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由6月的25個,上升至50個,數量翻番,而價格下降的城市僅有9個,7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超過了前6個月之和。
新房的價格,無論是從環比還是同比來看,都呈現回暖跡象。
不過,市場的回暖卻并未給股市帶來利好,相反,房地產板塊指數再創六個月以來的新低。
“督查組調查認為調控成效顯著,但數據顯示價格在反彈,而且7月份有50個城市上漲,比例超七成,這也是2011年5月以后房價上漲城市最多的一個月,所以19日的新聞聯播特別強調,不得以任何理由放松樓市調控。由此可以看出政策對房地產還是高壓態勢。”一位房地產私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
房價回暖
房價回暖已是不爭的事實。
8月19日上午,深圳某新盤開盤,戶型以120平以上的4房為主,開盤客戶到場近1800批約4000人,推出房源818套,均價約2.35萬元每平,成交超過八成。
市場火爆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深圳某房地產銷售經理對記者表示:“我認為他們的數據有點兒問題。此次他們主推的是120平以上的4房,而據我所知,現在這樣的房多為改善型住房,現在市場上有這么多改善型住房需求么?”
樂居線上調查顯示,60.7%的網友認為是開發商的營銷噱頭。
該銷售經理同時也認為,近段時間以來,房價確實是在小幅回暖。“我們的樓盤最近也稍有上浮調整,顧客主要還是剛需為主。”
華泰證券房地產研究員周雅婷也認為:“最近價格確實有上漲,主要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是銷量較好的剛需盤小幅取消前期優惠;二是中端改善型樓盤成交占比放大結構性拉高均價。并且,漲幅居前的均以二三線城市為主。”
基本面不變
房價的回暖卻并不意味著行業春天的到來。
同策房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告訴記者:“統計局數據顯示的僅僅是狹義上的回暖,從房地產的基本面上來看,并沒有回暖,甚至可以說是負增長的。2009年3月,70個城市房價同比最大跌幅為1.3%;2012年6月同比跌幅為1.4%,房地產的基本面并沒有得到改觀。”
上周(8月13日-8月19日)新房成交面積北京為24.7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7%;上海為19.4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3%;深圳為8.0萬平方米,環比下降5%;三市成交量分別為52周動態周均的153%、82%和141%;去化周期分別為5.7、6.9和11.5個月。
上述地產私募人士也同意這種看法,他對記者說:“現在房地產普遍融資成本高,很多銀行都已經斷貸,能夠滿足432(四證齊全、30%自有資金、房地產開發2級資質)的地產信托產品也越來越少,就我所知,現在很多私募冒進的同時也在不斷壓低抵押率,房地產項目現在的普遍年化率在18%以上,抵押率在40%以下。”
房地產資金鏈的緊繃已經不言而喻,而政策卻仍在越收越緊。
據國土資源部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透露,湖南、湖北兩個最新試點區域的房產稅改革征收細則正在制定中,房產稅擴容范圍包括個人已購的第二套存量房,計稅依據將由原來的房產原值改為市場評估價。
張宏偉補充道:“湖南湖北的房產稅處在預期以內,今天的下跌其實可以看作市場對負面消息的過度反應,年內應該不會再出新的調控政策。”
(關鍵詞:統計局 新房價格 )